|
||||||||
|
||||||||
|
净土法门法师:在这一生中就往生,不再六道轮回,能做得到吗? |
||
|
||
下面念老这句话很重要,「且此殊胜希有之瑞现,遍载五译」。大藏经里头,《无量寿经》有五种不同的版本。为什么有五种不同?古大德告诉我们,那就是释迦佛五次宣讲,每一次讲的都把它结集,所以有五种原译本,实际上不止,说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每一部经只讲一次,没有讲第二次的,唯独《无量寿经》多次宣讲。为什么?慈悲心切,希望大家在这一生当中就往生,不要再搞六道轮回了。能做得到吗?就是这个法门可以做到。别的法门没办法,要断烦恼才能证菩提。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只要信,一点怀疑都没有,只要愿,十二万分的想去,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行了。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不认识字,农夫出身,二十岁出家,一生干什么?还是务农。住在寺庙,寺庙在山上,山上有很多无主的土地,很多,他一个人开垦。我们听到跟老和尚接近的一些同修告诉我,老和尚一生开垦种地有一百多亩,种粮食,种蔬菜,种水果,收成都很不错。丰收的时候,除了自己寺庙,住的人不多,四、五个人,当然用不了那么多,他又不卖钱。他拿这些东西布施,救济穷苦人家,没吃的他送。 你问他修行,他一面做工是一面念佛,为什么?不碍,不碍事,心里面是阿弥陀佛,身体是在做劳作,财布施。法布施虽然没有说法,他做出样子出来了,只要你从他的日常生活当中,体会到真修实干,你就像他一样的去做,你决定成就,他能够自在往生,你也能够自在往生。他做的样子是给现在人看的,现在人看了,跟他一样平等得度,真不容易。老和尚的心,这张照片,应当常常放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有小佛堂供佛堂里,没有小佛堂,供在书房,供养的意义是念念不忘,认真向他老人家学习,这就对了。 文摘恭录自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第447集2017/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