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陶石梁禁演YIN戏文(文白对照)


   日期:2017/4/27 20: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乐章也。每演戏时,见有孝子悌弟、忠臣义士,激烈悲苦,流离患难。虽妇人牧竖,往往涕泗横流,不能自已。此其动人,神速恳切,较之老生拥皋比讲经义、老衲登上座说佛法,功效更倍。此虽戏而有益者也。近时所撰院本,多是男女私媟之事,备极丑态。而世人喜为搬演,并帏其妇人而观之,恬不知愧。此与昔人,使妇女裸逐者何以异?曾不思男女之欲,如水浸灌。日事防闲,犹有渎伦犯义之事,而况乎宣YIN以导之。

  试思此时观看,其心皆作何状。不独少年不检之人,情意飞荡,即生平礼义自持者,到此亦不觉津津有动。稍不自制,便入禽兽。可不戒哉!凡劝化之最足动人者,莫如演做好戏。王阳明先生曰:“要民俗反朴还淳,宜取今之戏子,将妖YIN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故点戏者,务要点忠孝节义等出,如《糟糠》《剪发》《寻亲》《泣杖》《芦林》《看画》《代杀》《别弟》《度蚁》《还带》《朱砂记》《雷霆报》之类。见之者,每多感泣,比寻常劝化之功,胜过百倍。

  此真潜移默化,莫大阴功。万不可点YIN秽小戏,败俗伤风,为害极酷。要知台上演戏,台下有无数年少男女,聚观其中。暗受其害者,不胜言,抑亦不忍言。人亦何苦以一时意兴,造此无穷罪孽哉?至于花鼓YIN戏,为害更酷。俗语云:“滩簧小戏演十出,十个寡妇九改节。”

  浙西某县某乡,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时,曾演此戏八台。一月内,本地寡妇再醮者六人。其中有守节十余年,子已长大,亦一旦改节,欲留不可者一人。又有一官家女儿,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配,因此随跟班逃去,此害之显然者也。其他少年男女之因此受害者,盖指不胜屈。桑濮之风,从此大盛。思至此而犹以为不急之务乎?近见苏郡京口,皆有劝勿点YIN戏单,传贴各庙宇,极为悚动。感化者甚众。操风化之权者,能严禁教习演唱,违者科以重罪,并将YIN秽传奇刻本,尽行销毁。庶人心风俗,可以还淳。其功岂不大哉!

  按劝化表彰,幽潜为急。盖激浊扬清,鼓励廉耻,所以感人者最捷。晚近人心不古,无所触则不奋。故凡地方中,遇有孝子、悌弟、贞女、节妇、宜为请奖。或建坊立匾,或记以诗文传序,总以彰明伦理为世人劝。庶潜德幽光,不致终于埋没。观感之下,当必有人奋勉者(李二曲先生于所居乡,建立节孝公祠。自此一方百十里间,无再醮者)。然必禁演YIN戏,乃可保全。盖请旌以励节,不敌YIN戏之诲YIN。若不严禁,则多方旌扬之不足,败以二三优伶而有余也。风俗之害,真堪痛恨。有心者当知所务矣。

  【白话】

  现在的戏剧,就相当于古时候的乐章。每当演戏的时候,看见有孝顺的子女、友爱的兄弟、忠诚的臣子和狭义的志士,或是慷慨激昂,或是承受悲苦,或是处于流离患难之中的时候,即使是妇女牧童,也常常会感动得痛哭流涕,不能控制自己。这是因为戏剧中的情节很容易打动人心,即快速又恳切,相对于老儒坐在讲席上讲解经文义理、老僧登上法座讲说佛法奥义,更有非同寻常的效果。这些虽然是杜撰的戏剧,但是确实是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近年来所编撰的戏剧,很多都是男女之间私下里亲昵的事情,充满了丑态。而世上的人却喜欢搬上戏台表演,并且用帐子将妇人围起来一同观看,恬不知耻。这与曾经有人让妇女裸体奔逐有什么不同呢?也不想想男女的情欲,就好像洪水浸灌一样。每天都想办法防备和禁阻,还有很多违犯伦理、道义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公然倡导YIN乱、毫无避忌呢?试想这个时候观看,他们的心中会是什么状态?不单单是年纪轻不懂约束自己的人,情意漂漂荡荡,即使平时懂得用礼法、道义来约束自己的人,到这时候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津津有味、心思摇动。稍微克制不住自己,就会做出禽兽一样的行为。能不警惕吗?

  大凡在劝化世道人心的过程中,最足以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演做好的戏剧。王阳明先生说:“要想使民风习俗回归到朴实醇正良善的状态,最好是找来现在的戏剧演员,把那些妖艳YIN秽的词曲全都删去,只选取忠臣孝子的故事,让普通的老百姓,人人都能懂得。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的良知感动激发出来,对于风俗教化是大有裨益的。”所以点戏的人,一定要点那些有关忠孝节义的戏剧剧目演出,比如《糟糠》《剪发》《寻亲》《泣杖》《芦林》《看画》《代杀》《别弟》《度蚁》《还带》《朱砂记》《雷霆报》等等。观看的人,往往会被其中的事迹感动得流下眼泪,比寻常劝善教化的功效,要强过百倍。使社会风俗在无形中渐渐地发生变化,有莫大的功德。

  千万不能找那些小戏班子点那些YIN秽的剧目,败坏良好的风俗,造成的危害极其剧烈。要知道台上演戏的时候,台下同时会有无数的少年男女,在那里围观。暗中受到其毒害的,说也说不尽,也不忍心说啊。人们又何苦为了暂时的兴致,而造下这样无量无边的罪孽呢?

  至于说花鼓YIN戏,危害更为严重。俗语说:“滩簧小戏演出十场,十个寡妇九个改节。”浙江西部某县某乡,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时候,曾经演出这种戏八场。一个月之内,当地寡妇改嫁的有六人。其中一人已经守节十多年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在一天之内改节,想要挽留也留不住了。还有一个官宦之家的女儿,已经二十三岁,还没有许配人家,后来跟着跟班的仆人私奔了,这是明显的受害者。其他的青年男女因此而受害的,数不胜数。YIN靡的风气,从此大为盛行。想到这里还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吗?近来江苏京口地方,都有劝人不要点YIN戏的传单,到处张贴在各大寺院庙宇,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此而受到感化的有很多人。掌握着风俗教化的权力的人,如果能够严禁学习和演唱YIN戏,违犯的人处以重罪,同时将YIN秽的戏剧剧本,全部销毁。这样才能让世道人心和风化习俗,可以回归淳正。难道不是功德无量吗?

  【按】

  劝化人心、表彰德行,应当以隐藏在民间的有德人士为先。能够清除邪恶、发扬德善,鼓励礼义廉耻,所以感动人心最为快捷。近代以来人心不古,没有外在的刺激和触动就不会振作起来。所以凡是地方之中,遇到有孝子、悌弟、贞女、节妇,应当为其向朝廷申请褒奖。或者建立牌坊、树立匾额,或者写诗作文、树碑立传,总之都是为了彰显昭示伦理道理,来劝化世人。也使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德懿行,不至于被永远埋没。

  世人看到听到之后就会引起感动,一定会有人效法他们的美德懿行,从而发奋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李二曲先生在所居住的乡里,建立了节孝公祠。从此以后,当地周边方圆百里的地方,没有改嫁的)。但是一定要禁止演出YIN戏,才能确保成效。褒扬德行来鼓励节义,敌不过YIN戏导人YIN乱。如果不严格禁止,则千方百计褒扬德行还觉得不够,却往往被二三个戏子给绰绰有余地破坏了。对风俗的危害,实在是令人痛恨。有心的人应当知道怎么做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陶石梁       戒YIN)(五明学佛网:陶石梁       戒YIN)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