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做到了,所以快乐


   日期:2017/1/23 12: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解】“自然有是”者,义寂云:“作恶虽不乐欲苦果,苦果自应。”

  人一生行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一人有这“四好”,不希望什么享受,都不希望,“乐果自应”。这一句话跟《论语》夫子说的第一句话很相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贤教诲,你要是喜欢读它、喜欢想它,能把圣贤教诲、伦常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实在讲,浓缩到极处只有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不变。十二个字就是“孝、悌、忠、信”。“孝”,对父母;“悌”,对兄弟姐妹;“忠”,心摆在当中不偏不邪,用真心相处,不是妄心;“信”,言而有信,“信德”就是佛法讲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是“信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大圣大贤这十二个字全做到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时一切处他所表演的,和睦。

  孔子的学生赞叹夫子,夫子有“五德”表现在外面——“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没有一样不恭敬,对人对事对物恭恭敬敬;“节俭”、“谦让”。这十二个字加上孔子外面现出来的“五德”。中国读书人所追求的、所希望得到的“读书志在圣贤,不在富贵”。他不争名、他不争利,生活能过去就很好,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快乐无极,这真乐!与地位不相干、与财富不相干,快乐自然就来了。这是中国读书人所追求的快乐,在中国产生很大的效果。这五千年来你读中国的历史,你看每一个朝代都有这些读书,幸福快乐的一生。

  这也就是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圣贤的享受,中国古人所说的“孔颜之乐”。孔子的乐、颜回的乐,孔子代表一生没有做过高官,与富贵不相干,孔子与贵族不相干;颜回与财富不相干,他的物质生活,同学里面是最差的,每天这三餐饭都有问题,但是颜回快乐。这个快乐从哪里来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做到了,完全做到了,所以快乐。

  修善虽然不希望乐果,乐果自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不求,它自己来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不希望有灾祸出现,灾祸来了。这些话都是讲因果报应,是天地之间自然的因果,善因一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感恶报,不是假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快乐)(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快乐)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仁焕法师:心中快乐就是极乐人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圣旭法师:做一个快乐的人 

 陈士东居士:快乐真好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