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金刚经》法句探索12  |                                                                                                                
  ||
| 
	     |   
  ||
     《金刚经》法句探索 1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修行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放下」。   放得下,是真修行;放不下,再精进都是自欺欺人。   有所欲、有所为,不管最后是否如愿,缘足了就聚,缘灭了就散,所有的结果都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都不是真实,也不会长久。   秦始皇一统中国,自号「始皇帝」,企图让他的皇图霸业绵延千秋万世。为求长生,指派徐福跨海求灵药。   有一对师兄弟云游参学,途中经过一道水深逾膝的溪流,有一个女子烦恼无法渡河,于是师兄就揹起女子渡河,到了对岸再把女子放下。师兄若无其事的继续参学,师弟心中恼恨师兄竟然不知规避女色,边走边懊恼。   有二位商人躲避恶人的追杀,幸得一位老和尚掩护,才能化险为夷。二位商人感激老和尚的救命之恩,所以设宴款待老和尚,老和尚依约前来,商人才惊觉桌上竟摆着着酒、肉。二位商人脸上满是惭愧,老和尚却不为所动的吃完了桌上的菜餚。   秦始皇曾是中国第一人,现在去哪了?用心计较的帝国大业真的千秋万世了吗?世上可有长生不老的灵药?或者,有谁听过万载不朽的血肉之躯?秦始皇不愿放下,可是他做得了主吗?   师兄帮助女子,没有分别也不求回报,揹起放下继续参学,多麽自在!师弟苦守戒律,执着条条文文,结果记得愈熟绑得愈苦,师兄从未记挂女子,师弟的心裡却还一直揹着女子。   老和尚不简单!如果他看到酒肉就止箸不食,就会让肯报恩、知惭愧的二位商人蒙上挥之难去的阴影,更可能让与会众人对于信佛、学佛望而却步。老和尚自在随喜,与人方便,这是真正的修为,能到这般境界就是他放下了自我,念念皆为慈悲护众生。   这三件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放下是自在,不放下或放不下是苦恼。」   ◎ 要放下什麽?   放下恶。诸恶莫作,恶人终有恶事磨。   放下善。众善奉行,不生骄矜、贪爱。   放下善恶。善善恶恶,无非因果,挂着挂着,久挂成碍。   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如是因,如是果,多个念头,都是烦恼。   ◎ 要如何放下?   「做该做的,受该受的。」   该做的就是「利益大众」!念念大众,念念无我,念念是善-常存善念,无我布施,吉无不利。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受灾受福,绝非偶然!谨以真诚的心念:忏悔前业,立誓不蹈覆辙;感恩享福,广造更多福田。   做该做的,立功。   受该受的,消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韦驮菩萨   南无伽蓝菩萨   南无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   此文出处台湾牟尼精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