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南怀瑾:人总归要死,我们随时要做最后的打算


   日期:2017/1/14 7: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讲《大涅槃经》时告诉我们做“死想”,“复次菩萨修于死想”这个很重要,最近两年特别向诸位提出来,因为看到这个社会一般走修持路子的人,尤其看到后世形式的佛法特别兴旺,正法没落非常悲哀。研究佛当年的归纳有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那般那(简译安般,即出入息)、念身、念死,不论小乘大乘不离此。

  诸位不论信仰什么宗教,当然,站在佛教的立场最好信佛教,信了佛教学打坐,为什么?怕死,这不叫念死,念死与怕死有差别。学佛法第一个要念死,也就是说,人要晓得自己随时会死。戒律有四句话:“崇高必定堕落,积聚必有消散,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借用《红楼梦》贾宝玉的话:“冤债偿清好散场,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有一天冤债偿清就散场,聚会终有别离,有命咸归于死,凡是活着的生命,最后归宿终要死亡。“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研究戒律时常见的,也是守戒的基本原则。

  念死,人总归要死,我们随时要做死想,做最后的打算,我觉得这个观念非常好。也许理学家只看半边,批驳佛家思想消极,我不以为然,一个人如果随时存“死想”,就可以产生大无畏的精神,做儒家所说的忠臣、义夫、节妇、烈士,乃至舍身报国,人本来如此,死的帐一定来,没有不来的。所以修白骨观就是叫你做死想,肉烂了变成白骨还不算数,白骨还要化成灰,这个很公道。道家谓“道者盗也”,我们偷盗宇宙万物供养我们生命的成长,最后化为白骨扬灰还给它,很公道,还归于自然。死想是第一步。

  ——恭录自《宗镜录略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念死)(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念死)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一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目录 出版说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七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六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五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三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二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