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考官因此心想这人必有阴德 |
||
|
||
十四、无YIN念废卷得中 揽村有一姓柳的庠生,因往探亲时遇雨而投宿于一荒园内。园内原来已先有一少妇在内避雨。柳公虽然见到她,但整夜均没起不轨之念,只是拱手立于亭边,至天亮便即离去。原来该妇是另一庠生王某之妻。她有感于柳公的品德,便将事情告知丈夫,但其夫却因此起了疑心,并将妻子休了。 后来柳公应考乡试。他的文章本已被置于废卷中,一会后忽然又在桌上。考官惊异,再细阅其文,觉得毫无优点,便再将之弃置。后来将举荐的考卷呈堂,而柳公的卷又在其中。考官因此心想这人必有阴德,即便一并呈上;于是柳公便中了第七十一名举人。 王某恰巧与柳公同房。当柳晋谒考官时,王亦在座;考官谈及废卷之事由,并问他有关的事故。柳公想不到有甚么其他事,便只答了当日荒园避雨一事。 王某因此感受甚深而叹息,返家后便将妻子迎回团聚,并将其妹许配予柳公续弦。 十五、益人正益己 福建的张文启与朋友周某为躲避盗贼走进石洞内,而石洞原来先已有一美女在内。她看见男子进来便仓惶欲出。张说:“你现在出去必定会遇上盗贼。我们是正经人士,你不必担忧”。张又问她的住处和姓氏,但她含羞不答。到夜深时,周竟意图奸污她,幸得张极力阻止。 到天亮时,张把周拖出洞外,以便少女得保安全。待探知盗贼已走光后,便请乡中父老同入洞内,问少女的父母是谁。原来她就是张已经下聘的未婚妻黄氏。于是便急请乡老将她送回家。 后来与她成亲后,张对妻子说:“我若当日不存正念,难保周不会污辱你。谁知一夜坚持,保存了你的贞节,方有今日。现在回想起也令我心悸”。他后来生子均能发达显贵。所谓益人正是益己,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