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钻营此生的念头非常善于隐蔽


   日期:2016/12/25 16: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狐与鼬”是指狐狸特别擅长躲避,即使是一块小石头后面,也能不露痕迹地将自己隐藏起来;黄鼠狼(鼬)善于贴缠,纵然是纤细的茅草,也能紧紧地贴附;猞猁也精于隐匿,马尾许的一片断岩,也能将自身潜伏得让其它动物不易察觉。

  狐狸特别擅长躲避,即使是躲在一块特别小的石头后面,别人也根本不会发觉,它隐藏的技巧是非常厉害的,这是狐狸的比喻。黄鼠狼也叫做鼬,即便是一个很微细的树根或者茅草,只要是能承重得了它,黄鼠狼就能紧紧地贴在上面,因为黄鼠狼的身体非常柔软,这也是一个比喻。对于猞猁而言,只要小小一片断岩就可以隐藏它的身体而不被猎人或其它动物发觉。大家都知道,挖地以后容易出现断岩,小孩子放牛的时候会经常在断岩里面玩耍,是最好的娱乐场所,就像城市里小孩子的游乐园一样。这里用狐狸、黄鼠狼和猞猁三种动物来比喻,比喻什么呢?

  同样,钻营此生的念头也是善于隐蔽、精于贴缠、精通隐匿的,即使被誉为“智力广大、行为高洁、人格贤善、具备闻思修行、舍弃一切”的隐士,也可能有贪恋此生的念头隐藏于心底。

  我们钻营今生,意即考虑今生或者对今生倍加重视的念头,也是善于隐藏的。我们对今生中的生活、名声或者暂时在病魔中获得解脱的安乐,很多人修行就是为了这些目的。念咒语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身体健康,但短暂的只留驻几十年的身体健康也好,不健康也罢,反正总有一天会倒下去的,但实际上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很多人特别喜欢隐藏钻营今世的念头,隐藏起来甚至自己都不会发觉,自以为是修行人,常扬言:“我现在在喇荣已经呆了五六年了,我这个修行人很不错的。”但实际上可能作意的成分大都是关心今世的,关心今世时自己也不发觉,其实内心当中还是藏着狐狸一般的今生的念头,一个小小的念头中也夹杂这个念头。

  还有像黄鼠狼一般耽执今生的念头一直帖服。比如说:我今天看见一间房屋,或看见别人的一本法本,或听说别人得到了灌顶,就想:“如果我得到它该多好啊,我得灌顶多好啊,即生当中可能就具备名声了。”其实这是自私自利还有贪执今生的念头,我们耽执今生的念头就像黄鼠狼,它可以爬在任何细微茅草的上面,在任何一个行为当中都可以“钻”进去,它没有一个不能去的地方,也像狐狸一样喜欢隐藏。

  这里引号中的话也有贬义的语气,意思就是人们共称的大法师、舍事者、修行人,是大成就者、大瑜伽士、大堪布、大活佛、大出家人等等,人们认为这个人非常好,从我们自身来讲也知道,有一些名称就很有可能将耽执今世的念头藏在心目中,自己也不知道,别人也不发觉。

  比如说我传法,目的很有可能是想拥有很多弟子,别人对我很恭敬,即生当中我的名声能传扬于十方。对传法者来讲他自己都根本不发觉,别人也听说这个上师很不错,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接近他,观察他的相续,其实还是有很多世间八法的念头,就像是狐狸藏在断岩中一样。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开启修心门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离       索达吉堪布)(五明学佛网:出离       索达吉堪布)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雪漠: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雪漠:出离是解脱的渴望 

 曹越:出离心与本觉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七章 生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七章 生信→发出 

 怡僧法师:怎样理解出离心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3 唯有见性才能出离生死 

 慧光法师: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 

 灵山居士:每天出离一点点 

 体慧法师:出离三界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