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沈洪:为什么说:“是”本身它就是“非”?(下) |
||
|
||
学生1:是和非,我们讲的是和非实际上是我们人为给它加了限制条件造成的,如果我们把限制条件去掉,其实是和非根本就是互相渗透。 老师:也不是。我们说是的时候,执着起来的时候,没有兼顾到非也成立了。当你认识“是”成立的时候,同时也认识到“非”成立了,那你就不会执着了。 弟子1:是同时成立。 老师:那你就没什么纠结的了。 弟子2:是的反面必定是非。 老师:也不是,“是”本身它就是“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本身就是非,同时成立。那你就没有纠结了,你为什么一定要捍卫是呢?就像现在一定要捍卫非呢?这是佛教徒真正解脱的态度。 所以发现悖论是个大喜事,你没必要捍卫“是”,也没必要捍卫“非”。没必要说色即是色,因为色也是空;也没必要说空是终极的,因为空也是色。没必要偏执在任何一边,这就是中道,中道智慧。 所以你认识到之后,这个逻辑悖论是个非常好的契机,要认识到它的价值。你用逻辑,逻辑就像套了一个枷锁一样的,然后你发现逻辑是个悖论,一下醒过来,原来这个枷锁是在梦里有的,因为这个枷锁本身不成立,不成立吧?不成立。因为肯定的时候在否定,否定的时候也是在肯定,所以它是空有不二的。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本身也是空有不二的、逻辑本身也是空有不二的,包括你的心从哪里来,也是空有不二的。那你真正健康圆满的心态的话,你不可以说是一定要捍卫有答案,或者捍卫没有答案,一定要捍卫心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都不需要的。所以,佛法它会另外找一个出路,不是原有的世间分别的出路,这找不到出路的。 所以,《心经》里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际上揭示了不管逻辑也好、现象也好本身所存在的悖论。悖论的意思就是是和非不二、空和有不二、有和无不二,也就是说悖论肯定与否定不二。你都已经发现悖论了,你还不赶忙把它的成果扩大化?不二的话,你说你现在准备捍卫是还是捍卫非?你知道这两者不二的,平等的,你捍卫另外一个同时也在捍卫这一个。 所以我们说的捍卫啊,就是偏执的意思。捍卫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就如我们经常比喻一张纸,你准备拿走正面还是拿走反面?我拿走正面也可以,拿走反面也可以,其实都是一回事:拿走这张纸。我们的观念,意识形态就是我必须要拿走正面,正面才有价值,正面才是最最珍贵的,反面要抛弃的。所以没有般若智慧,行为就很颠倒,颠倒来源于没有圆融的智慧这个视角。 所以那个女性的天真慈悲心,我们看到,怎么没理性啊,怎么不善于思考啊?从另外一个角度,她天生的特质,能够突破二元对立,概念上的二元对立,她天生的素质能够突破它,不以这个为主要纠缠对象。所以这个悖论,你认识的话,知道它有很好的正向作用,开智慧的作用。 学生3:您这样一解释,更透得过去,这个事情那个事情,都是这样一个观待法嘛,都是这样看待的。 老师:从任何事情,都能找出它的基本结构。我们有很多的知见啊,很多的判断啊,过于放大它了,就很可笑的。它都是相对成立,有条件适用的,但我们在面对的时候,都以为是绝对条件,无限度地要使用,这就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