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若想与道相应戒恶修善是必由之路


   日期:2016/12/13 8: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央视《人与自然》里有句话:人的自身道德是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宇宙缺能量吗?缺资源吗?不缺。人类真正缺乏的是自身道德的培育与建设,没有道德,就像小孩执刀,是很危险的。

  佛教对真理的认知是最究竟的,这一点,科学望尘莫及。比如水,3000多年前佛就说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所以佛弟子喝水要念咒:唵 缚悉波罗摩尼莎诃。如果不念,等同于吃荤。而科学界直到400多年前有了显微镜,才知道水里有微生物有细菌。

  现代科技在佛看来,只不过是小孩子拿到的一点小玩具,稍有不慎,犹如刀头舔蜜,还会有割舌之患。一个人如果提升道德,可玩的东西多得是。《法华经》里说到,为使火宅之中的孩子赶紧跑出来,佛陀承诺,一出来,羊车、鹿车、牛车,玩具多得是。

  祖先的智慧早已一步到位地看清宇宙的真相,而作为后代的我们,发展的基点又在哪里?我想还是从当下出发,戒恶修善,进行自我管理。故宫中和殿的匾额上有四个字:允执阙中,即言行要遵循于中庸之道。体解大道,应用实事,一边根据现象来总结,一边又不执着于现象,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只有这样,与道相应、与先哲相和的状态才能有望达成。

  《道德经》也讲到:不道久矣!两千多年前,这个社会就已经缺“道”,百姓也鲜知于“道”,所以老夫子才积极地推广“道”,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以期复礼明道。但是,很艰难,用老夫子自己的话说,就是“惶惶如丧家之犬!”一个推广道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努力造福于民的人,在世间上走的却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

  行“道”难,但幸亏代代而下总还是有人愿意舍生忘死把大道弘扬,所以,作为我们愿意亲近“道”、体验“道”、皈依“道”的人来说,自我的实践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的心有没有边界?心在空间与时间上有没有边界?没有。我们的心本身就是阿弥陀佛,只是因为没有遵循自己的本性而迷失很久了。所以,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慢慢就会唤醒因地的阿弥陀佛,当因地的阿弥陀佛与果地的阿弥陀佛相应的时候,你就知道观想念佛了,最后,如果能持之以恒,你就有可能达到实相念佛。

  “实相”就是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一旦进入实相念佛,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状态。像孔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佛教叫打成一片,无内无外,人天相应。也就是意味着不逾越规矩、不违背“道”,已经成为你的习惯,成为自然。

  虽然我们这些凡夫,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习气毛病,要养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好习惯非常不易,但戒恶修善是修行的必由之路,要么继续在无尽的苦海中轮回;要么根除自身的劣根性,养成好习惯。所以,想要与道相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戒恶修善。

  ——摘自2015年4月18日山东大学讲座观澜知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