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师父,我昨天梦到了观世音菩萨!


   日期:2016/12/9 15: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憨山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两句话:“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这两年接触到《楞严经》之后确实发现《楞严经》把修心迷悟的关键之处讲解的非常之透彻。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师父,昨天我梦到去世的亲人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师父,你看这个瓶子里面的结晶是一尊佛像哦!居士,您看我种的花像不像极乐世界里面形容的那种花?师兄,您看我拍到的照片,照片里面有佛光哦!……”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很多。

  其实,有这种好的境界是值得赞叹的,因为境随心转,有这个好的境界说明你的心慢慢开始向善了,也慢慢开始变得清净了!可是,虽然有这个好的境界,你也不能执着他,把他当成一件奇怪的事儿到处去说。

  为什么呢?因为《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论你在梦中的境界还是现实中的境界,这都是“相”,是相就是有为法,就是有生灭的,所以世尊说“皆是虚妄”,应该把他们观作梦、观作幻、观作泡、观作影、观作露、观作电,不要去执着他,应无所住才能生其心。如果遇到一点点的境界就着住到那个境界上面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一些天魔外道也有种种的神通,也会现出种种的境界,你如果贪爱这个境界就很容易着魔,被魔附体,到时再把他们赶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除此之外,《金刚经》里面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世尊说的明明白白,以色见如来是人行邪道,为什么是邪道?因为以色见如来就是一种坚固的执着,执着到了过去心,所以就变得有所住了,有所住又怎么能生其心呢?

  所以,我们平日里无论遇到好的境界还是坏的境界都要记住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遇到好的境界,譬如赚了很多钱,也不要去执着他,你一执着就会变得贡高我慢,谁都看不起了,这时候就会有一种贡高我慢的魔附到你的身体里边,令你做一些自己都想不通的后悔事。

  又譬如考上某个大学了,也不要那么欢喜,看过范进中举的人都知道范进听到自己考上了,一下就发疯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面对这个境界没有定力,一听说考上了就欢喜的不得了,把欢喜的魔给引来了。

  还有发生在我们县城的一件事,有个人高考考的很好,然后就欢喜的不得了,和朋友开着摩托车出去玩,结果出车祸就死了。现在这个世界外面的魔是很多很多的,一不小心就会着魔。所以,我们一天到晚不要打那么多的妄想,自己的心里没有心魔,外面的魔也魔不到你,就怕你自己心里的魔生起来,那就很麻烦了!

  假如我们遇到不好的境界,譬如那个人打了你、骂了你,或者坑你、害你、你也不要执着他,也不要那么的生气,因为你一生气又把鬼给引来了,那个鬼若是与你有怨结,就会在你耳边煽风点火,叫你做一些令你后悔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修行就要修的没有脾气,就要修的宠辱不惊,不要被种种的情绪所左右,也不要对种种的境界有所执着,不执着就是应无所住,无所住就是放下,放下了那么自然而然会得到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境界       执着)(五明学佛网:境界       执着)  

 杨笑天教授:《赵朴初遗偈》的佛教境界——纪念赵朴初逝世5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五、无碍之境界——菩萨明难品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2、在日用逆 

 界诠法师:境界·知见·正命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雪漠:艺术的四种境界 

 雪漠: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雪漠: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雪漠:《金刚经》的三种境界 

 雪漠:如何达到“佛我合一”的大手印境界? 

 雪漠:世间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