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烦恼重,必然招感外境的各种麻烦,就算求佛菩萨帮助我们,佛菩萨只能告诉你,“断除自己的烦恼心”,没有别的办法,自己的烦恼心在,外境的麻烦断不掉。 ●自傲与自卑是傲慢心的两种表现,执着和放弃是贪心的两种表现,都是不可取的。 ●随着懂得佛法道理的增多,所做善事的增大,修法数量的增加,内心的傲慢心很容易膨胀,而傲慢心极易滋生贪嗔痴和烦恼心,使自己修行产生很多障碍。 ●有人到处吹嘘自己在世间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少人脉,多么有名,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实际他什么也不是。照镜子都看不见自己的业障有多么深重,烦恼有多少深重。 ●我们要尽量避免造恶业,小的恶业也需尽力防护,否则当造业成为一种习惯,便演变成业力和习气,而再想断除某种习惯,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事。 ●贪心无处不在又极其微妙,就算我们有善心和善愿,也要随顺因缘,如果急躁与攀缘,那是自己已生贪心,需要自我内省才可得知。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佛法的思想和自己修行体会时,不可因他人不赞同自己的观念而生烦恼和嗔恚心,如此便失去了彼此沟通、交流的意义。 ●因爱而生怖,因爱而生嗔,因爱而生忧,一切纷争与烦忧,皆有贪爱所引起。 ●虽然不可避免的受到他人伤害,有的时候可能是无缘无故的,我们一定会感到委屈、气愤,随之产生怨恨的心里。可仔细想想,伤害我们的人要比我们更可怜,表面上我们受了委屈,而事实上,伤害我们的人一直活在嗔恨的心态下,内心的苦恼无法摆脱。 ●人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不要妄想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或是痴心去得不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增添自己的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