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到三禅是啥境界?


   日期:2016/10/18 9: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楞严经》

  【经文解释】阿难!(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三胜流,具足这个大的随顺。“随顺”,就是随顺众生的心,令众生也都欢喜。身心安隐:身也没有妄想,心也没有妄想了;身没有不安稳的,心也没有不安稳的。前边那是苦恼不逼、忧悬不逼;这个地方,把那个忧悬、苦恼一点都没有了,身也安,心也安了,身心都老老实实的。怎么老实法?就是没有欲念了。没有再生心动念,或者男人去找个女人,女人去找个男人,没有了!这叫“身心安隐”了。

  你要是不安稳的时候,怎么样啊?这个念停止了,那个念又生来:“哦,某某生得很美的!某某又是很漂亮的!”一天到晚想这个事情。现在身心安稳了,对这些个问题都解决了,再也不生这个心了。所以说身心安稳了,什么安稳?就是这一点!就是这一个问题!我讲来讲去,就是造业的也就是这个问题——无明——最初就是一念无明,就惹出这么多的祸患来!欲念、爱欲从什么地方来?就从无明那儿来的。所以十二因缘一开始,就讲“无明”。无明,然后就有了行;行,就有识了;识,就有名色,都是从这儿来的。现在在这个地方,虽然没有真正把无明破了,可是得无量乐:得到无量的快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虽然不是真正的定,可是他在这个安稳心中,有一种欢喜毕具,这名为三禅。

  到这个时候,你坐到三禅的境界上,你这个念就不起了,得到一种寂灭乐。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你在这一念不生的时候,那就是佛的本体;全体现了。六根忽动——可是你或者眼睛看一看,耳朵听一听;这一动,被云遮,这就又生了云彩,把你自性遮上了。那么用功用到这个时候,前边身心还生心动念,譬如脉停止了:“哦,我的脉怎么停止了呢?”你这么一想,脉搏又动了。你到呼吸气停止的时候,你生了一念:“哦,我这怎么没有吸气了呢?”这么一想的时候,这个呼吸气又有了,这就叫“念没住”呢!现在到这个三禅上,脉搏、呼吸气什么也没有了,也不管它了,不再生这个念了,自己连自己这个念都没有了,都找不着了,这叫“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全体现,这是三禅的境界。(度轮法师解)

  【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