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菩萨的境界怎么样?


   日期:2016/10/16 19: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七菩提分也叫七觉支是同一含义。所谓“觉”,是“菩提”的意思,既可以指究竟涅槃——究竟的佛果,也可以理解为到达涅槃的方法。若将菩提理解为究竟的涅槃,在佛的果位上,这些功德也是以究竟圆满、本具的方式存在,所以叫菩提支分;若将菩提理解为能到达彼岸的方法,见道和修道也可以称为菩提,它的支分就是一些分类而已。

  第一,念觉知。即不忘失所缘的正念。在见道(登地菩萨)的时候,修练的已经很成熟了,自然时时不忘失所缘。虽然不能说一直在处于入定的状态,但出定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说,将诸法视为如幻如梦,以这种觉知去面对,会保持这种觉悟的状态。而凡夫地时有时候很有正见,很精进,但是遇到一些对境或事情的时候,就开始忘失正念,开始懈怠了。

  第二,择法觉知。即智慧,麦彭仁波切讲:辨别诸法的能力即是智慧。无论是从本体上还是显现上,都有分辨的能力,都不会迷惑。已经现量证悟了大空性——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个空性周遍于一切法当中。

  第三,精进觉支。麦彭仁波切讲:精进取舍的正勤。精进是指希求正法的心特别强烈,可以说法喜充满。凡夫的法喜是偶尔的,时而有时而无,时而特别精进、特别有信心,时而特别懈怠。但登地菩萨不会有这种现象,自然就会法喜充满,世间的任何一种喜悦都无法与之相比,这种法喜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欲罢不能,所以自然会持之以恒地精进,不会有变化。

  我们现在感受不到那种真正的法喜,所以有时候精进,有时候不精进;有时候状态好,有时候状态差,这也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修练就能到达这种境界。那时水到渠成,就不退转了,自然就精进了。

  第四,喜觉支。是舒心悦意的真喜,不是普通的喜悦。

  第五,轻安觉支。身心堪能、自在,随时都可以轻松入定与出定。我们坐的时间长了就会不舒服,坐姿不对也无法进入状态。所以对凡夫初学者来说,环境、姿态等助缘都很重要,比如毗卢七座,若没有这种窍诀,身体没有调整适度,就无法进入状态,无法入定。但登地菩萨(一地菩萨)身心已经自在了,就不会有不舒服或无法进入状态的情况,也不需要身体的调整。登地菩萨虽然也有入定和出定两种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阶段,但是与凡夫不一样,他能随时入定、安住,该出定时出定,所以叫轻安。

  第六,定觉支。指心一缘安住之等持(禅定)。禅定指心不散乱、不动摇,心专注于一境(一个缘)。

  第七,舍觉支。指远离沉掉之等持,也可以理解为内心寂静、平等。登地时不会有爱恨、自他的分别念,是完全平等的。

  七菩提支是获得涅槃的真正的善资。从见道——一地到十地开始,是获得究竟菩提果直接的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境界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境界       达真堪布)  

 杨笑天教授:《赵朴初遗偈》的佛教境界——纪念赵朴初逝世5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五、无碍之境界——菩萨明难品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2、在日用逆 

 界诠法师:境界·知见·正命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第10章 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雪漠:艺术的四种境界 

 雪漠: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雪漠: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雪漠:《金刚经》的三种境界 

 雪漠:如何达到“佛我合一”的大手印境界? 

 雪漠:世间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