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来世与轮回


   日期:2016/10/10 7: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深信有来世者,会把来世纳入人生规划的范围,其信念背景,显然正是轮回。传统上,常有「前世唔修」一语,以哀叹眼前祸患之事。看来,信轮回者,多半同时或者首先就相信因果报应。行善者未必信因果、轮回(表意识不信而下意识相信者应不少),作恶者通常最多承认报应之可能性(例如受到法律制裁,或遭人报复等等),却否认其必然性,故他们会在有生之年,只要有把握满足一己之欲,即「放心」作恶而不悔,足证其坚拒来世(轮回)之说,不作白不作矣。不过,在佛家视野,众生皆有平等不二之佛性,无论多么罪大恶极之人,经过多生多世的惨烈报应之后,总有一天也会深信因果轮回,改恶从善,大澈大悟的;如能于今世及早回头,勤修种种功德,也能减轻报应(包括今世和来世)之苦。

  轮回,指的是生命形态和周期的交替。从事物「剎那生灭」的观点,人每一刻都在轮回。瞬间之前和之后的某甲,生命状况已经不尽相同,甚至可以判若两人,之前的某甲,实际上已经死了。换一角度来说,对于少年某甲来说,已不存在的婴儿某甲,就是他的前身,余此可类推。因此,「下一世」和「下一刻」,实无本质差异。佛家认为,世事无常,无常即苦。轮回,恰恰体现生死流转之无常本性,所以轮回本身就是苦的全部呈现。要脱离苦海,就必须中止轮回;在轮回中追求来世幸福,无异于火中取栗,局限极大,无甚结果。何况,既然追求「我」的幸福,便不离「诸法有我」,「我执」情结仍在,遇事未必真正放得开,稍一不慎,也会作恶,招来报应,终不是头。

  然则,何以佛家又倾力劝勉人们止恶行善?盖缘佛家以慈悲为职志,不忍众生在轮回中受苦,采用先治标,后治本的方法而全面救拔之。治标,就是让众生了解「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此一因果铁律,从而止恶行善,减祸增福,纵然身陷轮回之中,也得以稍作喘息。治本,就是让众生藉由常怀善心,常作善行,渐次提升深层的精神境界,从而进一步开发出「能舍」、「放下」、「无我」的智慧,走上告别轮回,离苦得乐之路。这亦说明何以佛家确立的行为准则,首重持戒,尤其守持最基本的道德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若不持戒,或持得不好,幸福云云,悟道云云,免问矣。降贼(作恶受报)不如擒贼(行善积福),擒贼则要擒王(走出轮回)。佛家为幸福追求者设计的这条指引,可供众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实践,至于方法,一如日常处事,即从较易入手的切入点做起,而个中关键,则在于调伏自己的心,让它平静下来供你使唤,否则,易会变得不易,难会变得更难。不过,逃命的跑速肯定远快于平日,只要脱离轮回苦海的愿望足够深切,一切都不会太难,也不会太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来世       轮回)(五明学佛网:来世       轮回)  

 刘元春教授:轮回与十界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因果观念、六道轮回是真有其事?圣人为 

 大安法师:因果、轮回观念的深远影响 

 大安法师:因果、轮回观念能救人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身口意业系弥陀;宜问脱轮回之法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雪漠:当下的轮回与涅槃 

 药师山·紫虚居士:介绍净土众生的色身及其轮回的相关问题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因 

 常福法师:六道轮回是不存在的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十)我们为什么 

 业露华: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