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哪些法是应当要修的?


   日期:2016/9/12 14: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于少欲。舍诸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实义。初夜后夜远离睡眠。观察思惟随行修习。舍于众务及诸戏论。修出世道慈念众生。】

  这一段是教给我们应当要修的。下卷经文到这个地方这是纲领,后面经文都是要详细跟我们说这几桩事。第一个要修『少欲』,少欲知足,你才能够离开利养。决定不能够贪图享受,即使有充分的享受的条件,也不应该。民国年间,你们诸位同修都知道的,禅宗的虚云老和尚,净土宗的印光大师,他们有没有条件享受?足够了。这两位大德他们在家的弟子太多了,其中许多都是大富长者、达官贵人,供养之丰富也不是其他出家人能跟他相比的,他有足够的条件可以改善他的生活环境。诸位可以到苏州灵岩山去看看印光大师居住的地方,你看他的关房,人家真的做到少欲知足。虽然每年有那么多的供养,他还穿的旧衣服,没有做一件新衣服;还是跟常住吃一样的菜饭,没有开小伙。这是真正的善知识,他们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应当要学习。所有十方的供养全都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这两位大德他们的作风有一点差别,但是为佛法、为众生那是没有两样。印光大师专门印经,修法布施,而虚老和尚到处修庙,哪个道场年久失修,他去修。修好之后,找个好的出家人,请他来做住持,他就走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修好了,建好了,他就走了。两位都是我们的好榜样,一个着重在布施佛法,一个着重在使初学的菩萨,初业菩萨没有那个福报,让他们有个安身立命之处,帮助他们有个适当的修学环境。所以第一是要少欲,也就是远离利养。

  第二要修『寂静』,就是离诸愦闹,要欢喜寂静,心清净,环境也要清净。现在这个社会跟从前不一样,像过去那种清净的环境,现在已经不可多得。可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要懂得在闹中取静,尽量避免外面环境的干扰,这个要懂得。

  第叁要『舍诸世话观于实义』。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六根要懂得观照外境。不单眼是观,耳也是观,用智慧就是观,观照外面境界。怎么个观法?《金刚经》跟我们讲得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时、一切处常常做如是观,你就会开智慧,你就不会被外面境界染污,不会被外面境界迷惑。无论是人、是事、是物皆是梦幻泡影,它的存在时间,相续相如露,真实相如电。你要是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实义」就是事实真相,看清楚了,你怎么会有染着?你怎么会迷惑?当然不会。所以在一切事物当中,要观察它的真相。

  『初夜后夜远离睡眠』,我们现在业障很重。虽然是做不到,做不到也尽可能的减少。古印度夜叁时,他们讲的是六时,古时候印度把一日夜分做六时,昼叁时,夜叁时。夜叁时,「初夜」就是下午六点钟到十点钟,这是初夜,「后夜」是晚上两点钟,到早晨六点钟;换句话说,叫你睡眠是什么时候?晚上十点钟睡觉,两点钟就要起床,这个太早了,中夜。那我们实在不能,现在人的习惯,十点钟睡觉,能够四点、五点钟起床就很好了,就不错了。不能睡太多,有很多人,特别是富贵人家有钱的人,你看有些信徒,有钱的人、富贵人家,跟我们连络的时候,早晨九点钟打电话还没起床。上午九点钟还没起床,这个怎么能修行!所以在佛门里面,虽然是信佛,只能种一点福而已,了生死,念佛往生太难了,贪睡。晚上过夜生活,这是喜欢热闹,喜欢名闻利养,贪睡。贪睡当然就贪吃、好吃,这一定的道理,这连带的,大毛病!「初夜后夜远离睡眠」。

  『观察思惟随行修习』,真正修行是在起心动念。在一切时、一切处,在这些地方用功夫。所谓用功夫,就是能提得起观照功夫。提得起观照功夫,好处在哪里?好处在能放下万缘,然后提起正念,一心念佛,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念佛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你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看破,不知道事实真相,不晓得。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哪有看不破的道理?

  另外就是要舍『众务及诸戏论』。因为众务、戏论我们佛门里面有,道场本身就有,特别是在末法时期。道场塬本是学校,塬本是佛陀教育的机构,现在我们教育不办了,办其他的事业,这就错了,这就有大的过失。所谓是舍本逐末,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值得我们反省的。

  『修出世道』,这句是总结,前面全是属于自利,末后一句是利他。『慈念众生』,以大慈悲心护念一切众生。

  文恭摘录自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第九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