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心远地自偏


   日期:2016/5/31 7: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在诗《饮酒》里这样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说: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建造房屋,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哗声。其实,只要稍稍一琢磨,就能轻而易举地指出这首诗的“不妥”之处。

  你想,居住在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繁华闹市,要是听不到“车马喧”,不是诗人耳朵有毛病,就是这句诗有问题。

  实际上呢,陶老,听力很好,《饮酒》这首诗呢,更是流传百年,常唱不衰,也没问题。你可能就疑惑不解了,究竟怎样理解这句的含义呢?

  假如你再往下读,其意就“自见”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环境车来人往,声音杂乱,充塞天地,哪怕你塞住耳朵,仍然无法阻挡这恼人、气愤的喧闹声。诗人身处声海中却不为之所烦、所乱,依然稳坐钓鱼台,拥有的秘密武器就是“心远地自偏”。

  心远,指心境高远,与“车马喧”相距十万八千里。如此,才觉得自己的居所虽处繁华闹市,但似乎觉得地处偏僻的无人之境。

  好一个“心远地自偏”!

  有句俗话叫“心静自然凉”。心如止水,说明无烦恼事,困惑事,伤心事,轻松、悠闲、自在,即使在热浪滚滚的夏日,也不会觉得汗流浃背,酷热难当。心不静,则说明俗事多而烦,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没有一丝轻快、消停,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冬季,也不会觉得酷寒难熬,哆嗦不止。

  看过一幅图片,车马喧哗的闹市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旁若无人、专心致志地捧着一张报纸看。四周是如此嘈杂,乱七八糟的声音似箭般射向四面八方,可这位乞丐竟临动而静,面杂而纯,书人合一。何也?心远地自偏也!

  对于金银财宝,垂涎者不计其数;对于功名权势,追求者络绎不绝。普天之下,世人大多概莫能外。然而总有几人竟能跳出“樊篱”,不为之所动。如那些得道的高僧,即使面对金山银山,他们也会熟视无睹,心平气和。他们手持佛珠,即使着百衲衣,吃素斋,卧硬床,终日闭门念经,也气定神闲,不忧不愁,不慌不惧,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有一颗脱尘超俗、境界高远的“心”。

  古书中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当他“不独亲其亲”时,他的胸襟已可包天吞地了,他的心态已可比日赛月了。

  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不只是外在的身高,还有内里的心态。

  心态高,虽丑犹美,虽小犹大,虽矮犹高,虽败犹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