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本來是教育


   日期:2016/3/29 20: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办一个大学?为什么不分这些科系?八大宗,大乘八宗,那就是八个学院,可以这样做,为什么不做?那样一搞就变成世间法。我们还认为那个世间法是挺对的,不知道如来当年比这个还更高一层,孔老夫子更高一层,为什么?出圣人、出贤人、出佛菩萨。如果办成大学的形式,最高的出什么?出博士、出硕士。跟佛法比,连阿罗汉都比不上,甚至于连须陀洹都比不上。我在过去,老师告诉我,中国佛教要復兴,一定要恢復丛林制度,那就是办大学。现在我突然明白了,佛为什么不办大学?孔子、孟子为什么不办大学?如果是最好的,他们早就做了,他们所做的是最好的。你跟圣人,确实就变成圣人。孔子七十二个学生,杰出的学生,学得很像。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有菩萨众、有声闻众。

  因为,圣贤的教学不是知识,完全是戒定慧。叁个字讲绝了,又简单、又容易,一个学一个成功,两个学两个成功。要不要读书?不要读书;要不要识字?不要识字。就是教你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中国人讲放下七情五欲,放下身见、边见。他教你这个东西,教你这个东西你会大彻大悟。大学不行,大学不用这个方法。于是我们明白了,佛陀在世的时候,学成的弟子,有成就的,有成就的最低限度是阿罗汉,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不算成就,初果、二果都不算。证得阿罗汉,证得叁贤菩萨,别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都算是成就的,证得初地以上叫大成就者。他们所用的方法自自然然跟佛一样,妙极了!

  佛法要普及社会,办大学好,到什么程度?不会开悟。佛教的伦理、佛教的道德、佛教的因果、佛教的知识可以,没问题;如果要讲佛教这叁个大成就,小乘、大乘、一佛乘,这叁个成就,用学校这个方法不行。学校的方法,我们举个明显的例子,神秀大师是学校的方法。学习经教,参禅也有一点悟处,能言善道,徒众不少,五祖忍和尚的助手。可是真正传法的,传给六祖惠能,不认识字,一部经也没学过,你问他佛门他什么都不会,他只有那个真诚心,别人没有。别人的心都是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妄心,他用的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不拘形式。忍和尚传衣钵没有传错,这是向上一着。

  方东美先生给我说的话,我依然很重视,为什么?佛法普及有普及的必要,社会大众都能得利益。宗教要回归到教育,佛教本来是教育,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现在它离开教育了,我们要求它回头,要学习经典。太虚大师提倡的人天佛教,这五乘,声闻、缘觉、菩萨,出世间的佛教,人、天是世间佛教。也就是说,把大小乘教把它浅说,易解、浅说,人天学习必然得福报。这裡头有真正优秀、杰出的人才,特别帮助他们向上提升,这是中国歷代祖师大德们所做的。马祖、百丈倡建的丛林,他们提倡,也就是说把佛教变成世间正统的教学法,也出人才,不多,少数,但是多数人得到佛法利益。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註(第一五0集)2013/1/28 档名:02-040-015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教育)(五明学佛网:佛教       教育)  

 仁焕法师:实践人间佛教 

 李向平教授:别让佛教沦为私人化的功德信仰 

 李向平教授:生态佛学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人间佛教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仁焕法师:佛教不是迷信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 

 沈海燕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者——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 

 陈兵教授: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