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传喜法师:仰视经典开智成佛


   日期:2016/2/21 4: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记者: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佛法里讲开智成佛,您刚才也说深入经藏才能开智成佛,那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建议,我们该怎样去读经典能够开智慧,或者您认为智慧是怎么开启的,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法师,阿弥陀佛。

  传喜法师:我们很多人面对佛教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去读经典呢,哪一部经典适合我呢?其实他忘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读经典的动机。我为什么要学佛?这个动机很重要。就好像小孩子去读书一样,背着书包大家都去读书,那为什么最后成才的少呢?因为成才的真正点不是他读了什么,而是他为什么去读,这个很重要。

  当初我学佛就是因为觉得生命痛苦,虽然我不缺钱花,比别人活得滋润,但是我觉得很痛苦。我发现这个痛苦不是从钱和物质上来的,它是我内心的东西,内心的东西必须要从内心解决。所以我才去读经典,也才发现中国人说的“文以载道”的含义。古代的书都是研究生命的这些学问的,这时我才找到解决困惑的契机。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要把自己当患者想。那佛经是药,老师是医生,如果你进入这个状态了:我是患者,我是通过老师这个医生,通过经典这种药,来修改、对冶我的疾病。这个时候你读经的动机就到位了,经典的智慧就流入你的心田,就会滋润你。

  相反,如果你没有这种姿态,没有调整好去看经典,你说我研究研究,那你就会俯视经典。经典是高度智慧的结晶,但是我们的态度却是俯视的,俯视圣贤,俯视智慧,这本身是有罪的。不读还没有罪,一读因为姿态不对,读的过程就形成罪,智慧不但不开,还让人产生邪见。所以有的人反过来批评佛经,就因为他姿态错了。

  如果你当自己是患者,你就会很尊重医生了,你就会把经典当做救命稻草了,这个时候你仰视佛教,仰视经典,姿态一变,所有的都是良性的循环。所以你看同样是看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很多人会忽略姿态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姿态正确了,佛经都是智慧的精华。水取一滴而知大海,那大海的味道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尝都可以被你偿到,我们说智慧之海偿一滴而知全味啊,智慧之山登一步你都会看到真实相啊,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经典       传喜法师)(五明学佛网:经典       传喜法师)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五章 佛教的基本经典与教义 

 韩焕忠博士:经典的凝重与禅思的飞扬——读吴言生博士《禅宗 

 陈士强教授:《长阿含经》中的法数类经典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净土经典的介绍 

 吕建福教授:大乘人间佛教与经典文化教育 

 宽运法师:净土经典概说及其思想源流 

 游祥洲教授: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以《维摩诘经》与 

 韩廷杰教授: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形成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说八大人觉经——一部简短扼要对修行大 

 蔡礼旭老师:请问学习经典时,除了熟记之外,要如何融会贯通 

 妙心法师:方等时的代表经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