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是根本法,必须要修的


   日期:2016/2/13 10: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伦理、是道德,伦理是道,五常是德。道是自然,大自然的规律,不是人为的,不是哪个人创造,哪个人发明的。「父子有亲」,父子的亲爱是天性,这不是人发明,不是人规定的,是自然的。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这是属于道,所谓伦常大道。「君臣有义」,君就是现在的所谓领导,臣是被领导,领导跟被领导要有义。义是什么?义是理智,义是礼貌。「夫妇有别」,男女结成夫妇,这是大自然的,不是哪个人规定发明,不是的。「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以,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德,随顺大自然,不能违背大自然,违背大自然,灾难就来了;随顺大自然,那就风调雨顺。所以德是随顺自然之道,这就叫德。五常是德,仁义礼智信。仁,不杀生,跟佛家合起来,仁是仁爱、仁慈,仁者不杀生;义者不偷盗;礼者不邪YIN;智者不饮酒,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跟人往来说实话,没有欺骗人。所以五常跟佛家讲的五戒完全相同。再扩张一点的时候就是十善,十善是五戒再扩大,讲圆满了。为什么?最容易造业的是口,所以口就加了一条。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让人家听了不舒服),口说四条;意是不贪、不瞋、不痴。这叫十善业。学佛,这是根本法,必须要修的。人人都能够守住叁皈、五戒、十善,人人都是好人。

  叁皈是叁条最高指导的塬则。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觉而不迷。怎么皈依?我从迷回过头来依觉悟,这叫皈依佛。什么叫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我们从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思想回过头来,依正确的见解、思想。这到哪裡去找?经典就是的,圣贤的经典都是正知正见,多读圣贤书你就明白了。皈依僧,僧是出家人,出家人真正有修行、有道德、有学问,我们对于经教上不懂向他请教,他是我们指导教授。这个意思!现在乱了,乱成一团。

  所以我们在《坛经》上看到,六祖惠能大师,惠能大师讲叁皈依,就不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怎么讲?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底下再跟你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佛是觉悟的人,我们要跟他学;法是正知正见,就是经典,经典所讲的都是正法,没有偏,没有邪;出家人都是心地清净,戒律都守得很好,经教也学得不错,我们学经教有困难,去向他请教。这是叁皈依。

  现在叁皈依只是念念,没落实;讲传统文化,讲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也是说说而已,没做到。没做到不行,那个不亦悦乎你得不到,要落实。所以学,学了之后最重要的是习,学而时习之,时是时常,不要间断。一切时一切处,你要能做到,要能落实,这样才能得到法喜,身心清净,真快乐、真自在,是这么个意思。

  二零一四净土...-第306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