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忍辱就是消业障,忍辱分三大类


   日期:2015/9/5 17: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由是可知,安忍统括一切之名。要知举忍辱为言,意在以偏概全,以别明总。何以故,世间最难忍者,莫过无端受辱。此尚须忍,其他可知。】

  羼提里面含的意思,把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通常一般讲六波罗蜜,讲到忍辱波罗蜜,把忍辱也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就是环境,我们今天所讲自然的环境;冬天寒冷要能忍受,夏天炎热,环境的变化非常复杂,要能够忍受,不能忍受这个日子就不能过了,对于环境要忍,物质环境这是第一类。第二类,对于人为的加害要能忍,我们讲人事的环境,冤亲债主,无故的侮辱你,甚至于陷害你,要能忍。唯有真正明理的人,他会忍。为什么要忍?为什么不报复?这个报复的念头,不能忍,报复的念头,那是世间错误的观念,因为一般人看事只看眼前,只看现实,不晓得过去,不知道未来。佛的慧眼可以看到过去,可以看到未来。这个人常常要欺负你,他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单单欺负你?你好欺负,好欺负人太多,他为什么不欺负那个好欺负的,偏偏欺负你?佛给我们讲人与人的关系四种缘,当然关系很复杂,再多总不出这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没有这个关系,碰到面天天在一起,不打招呼也相安无事。这个人在路上给你笑一笑,前世有缘,他为什么不对别人笑?他看到你瞪你一眼睛,也是前世的缘,没有偶然的事情,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佛知道。

  忍辱就是消业障,就是消灾。特别是辱,辱当然是逆境、逆缘,要能够忍受,这个帐一笔一笔都消掉了,消掉就自在了。别人要骂我随他骂,骂累了他就不骂了,不必去还口;还口是什么?不接受,不能忍,这个怨仇愈结愈深。人家打我不还手,随他打,打了几下,自自然然他就不会打;如果你对打,愈打愈起劲,打不完的。要是一个人打人,一个人不还手,打几下他就没办法了,到底是打好还是不打好?要打,不还手;如果说不打,自己面子上过不去,那才叫真难过,那个台阶不好下。看出忍辱的功夫。这是举这个小例子,都是与过去生中有业缘的。举这个例子以偏概全,偏是一个,五度里面取一条。以别明总,别是辱,总是一切统统要忍。物质环境要忍,人事环境要忍;还有一条,修法要忍。佛教给我们这个方法,你要是没有耐心,你学不成功,你想把它学好,要有很大的耐心,所以修学佛法要有忍辱的功夫。这是一般讲的三种忍,三大类。

  佛法的修学,也是随着个人根性不相同,根性利的,修学比较容易;根性要是钝的,修学起来困难。难,格外要用忍辱的功夫才能够突破。我们在《弥陀经》里面,看到序分里面十六位尊者,这十六位尊者当中,有不少是利根的,但是也有几位是钝根的,像周利盘陀伽、阿[少/兔]楼驮,都成功了。阿[少/兔]楼驮听经常常打瞌睡,精神提不起来,被释迦牟尼佛骂了一顿,他惭愧心生起来了,发愤用功,七天七夜没有睡觉,把眼睛搞瞎了;真精进,真用功,拼命。释迦牟尼佛教他一个法门,修学以后开了天眼,他观察的能力比他一般同学阿罗汉要高明很多,在同学当中天眼第一,那是发愤修忍辱得来的。佛特别举这个例子。这个地方也说了,世间最难忍者,莫过于无端受辱。无缘无故受人家欺负,受人家侮辱,甚至于你以好心待别人,别人以恶心来相报,这是最难忍受的,要知道一定要忍。我们以善意待他,他以恶意回报,这一生当中我们找不到理由,理由一定在前生,不可能没有原因的,不可能没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安心顺受,这样才能把这个结解开,化解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忍辱       消业障)(五明学佛网:忍辱       消业障)  

 大安法师:忍辱修福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只要诚心供佛或念某一佛号,该佛自然 

 慧光法师:修道瓶颈、勤修忍辱 

 慧光法师:布施、忍辱成就菩萨行门 

 慧光法师:忍辱是悲智圆满的前方便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下)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中) 

 宽运法师:柔和忍辱 慈悲一切(上) 

 法闻法师:住忍辱地 

 法闻法师:修行忍辱波罗蜜的重要性与利益 

 煮云法师:诸经释忍辱 

 界文法师:愤怒与忍辱 第二讲 佛教常见修忍方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