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我们修学不得力关键在心态不对


   日期:2015/8/15 2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态对了,句句都有受用。所以我们修学不得力,关键在心态不对。能想着句句都是对我讲的,就不会拿着经文去要求别人。坦白讲,只要有要求别人的态度,修行就不可能得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我们把精神都在看别人过失了,哪还有精力对治自己习气?哇,无始劫的习气这么容易对治?你全神贯注了还很难调伏它,更何况是时时都妄想杂念,看这个不好看那个不好,哪还有精力去对治习气呢?

  所以孔子曾经讲到,刚好子贡口才很好,有一天谈论别人的长短是非。夫子说:“赐也贤乎哉”?因为“子贡方人”。我们要对于这些教诲善用其心,我们也是当机者。子贡很聪明,口才也很好,他这个“方人”是批评别人。孔子抓住这个机会点,子曰:端木赐啊,“赐也贤乎哉?”你觉得自己很贤人了吗?“夫我则不暇”,这个“暇”是闲暇、空闲。孔子说:你很贤德了吗?我都觉得对治我的习气都没时间了,怎么你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别人呢?

  所以六祖大师开悟的圣者,也给我们讲到:“若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更不会跟人对立;对人有批判,那就贪瞋痴都做主了。下属的过失,领导的过失,清楚。你看得清楚,那是你明理,但不放在心上。纯是一颗利他的心,是在护念他,柔和制止,提醒他。“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比方当面在提醒、在劝,讲话越讲越大声,斗气啦。我们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动气了还不承认,最后还要加一句:“我为你好!”那这一句还是“倘掩饰,增一辜”。

  修道不干别人的事,是内学。要在一切境缘当中自己要看得清楚,善观己心,这个重要。因为我们要了解,只要自己是动心了,贪瞋痴慢现前了,人与人的缘分就会越来越不好。用真诚、用慈悲,人与人的缘分才能改善。所以明理之人最重要的是守好自己这一颗心,“依报随着正报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学       心态)(五明学佛网:修学       心态)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心态与做事 

 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陈士东居士:修学藏传佛教发心澄清宝珠论 

 仁焕法师:心态影响后代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道坚法师: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 

 大安法师:净宗修学的基础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 

 越尘居士:略说修学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