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青灯古佛”过时了吗?


   日期:2015/8/11 7: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教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必然要受到相应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运行的一种主导模式,而且已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基本生活方式,其影响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这种影响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到我国五大宗教中,从而表现出一些深具中国特色的特点。

  一是宗教表现出的市场化、世俗化与宗教思想的保守性、滞后性并存。一方面,一些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人士不适当地追逐经济利益,重名重利,跟风赶潮,过度进入世俗生活,致使宗教所特有的超越性严重淡化。另一方面,我国五大宗教的教义思想普遍保守、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似乎游离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进程之外。这种保守、滞后不但与我国宗教自身的发展历史相比是如此,与国外同种宗教相比也是如此。

  二是宗教表面的热闹、繁荣、华丽与宗教思想建设、戒律修持的符号化、空心化并存。一方面,庄严华丽、规模宏大的宗教活动场所比比皆是,讲究排场、隆重热烈的宗教活动时时涌现,许多宗教界人士往来于国内外各种场合、频频出镜。另一方面,一些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佛道教的寺观日益景点化、商业化,日常宗教功课仪式化、符号化、空皮化,不少宗教界人士的宗教学术研究名利化、应景化、名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宗教积极主动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各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总体稳定、和谐、健康、向上。上述现象只是苗头、支流,但如不给予足够重视,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严重损害我国宗教的形象,也会从根本上制约我国宗教的健康发展。宗教界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十分忧虑。我国著名的宗教领袖丁光训主教、已经过世的赵朴初先生和傅铁山主教等,早就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大声疾呼并积极推动改变这种状况,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广泛影响。

  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我国宗教应着眼于历史的广度和深度,立足于现实的热度和强度,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定位,坚持推进宗教社会化与注重修持、规范组织建设并举。要加大宗教社会化力度。世俗化、商业化并不等于社会化,宗教社会化程度与宗教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成正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宗教社会化程度普遍很低,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要切实提高我国宗教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意识和水平,发挥其行为导向与整合、文化阐释与传播、心理调适与抚慰等功能,使其担当起理顺情绪、和睦关系、维护稳定的责任,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责任,友好交流、抵御渗透、守护文化的责任。同时,各宗教要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队伍建设,使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不断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不断适应时代进步潮流。作为宗教界人士,一定要有使命感、责任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少一些世俗应酬,多一些“青灯古佛”、“青灯黄卷”的境界;少一些名利浮躁,多一些沉寂内省、恬淡自然的品格。 文:陈宗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青灯古佛       乐善好施)(五明学佛网:青灯古佛       乐善好施)  

 慈庄法师:自在主妇 乐善好施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乐善好施(1)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乐善好施 

 李士谦乐善好施 

 劝人念佛、吃素二十多年,心地慈悲,乐善好施,竟然被汽车轧 

 乐善好施的奶奶,为何临死显现地狱恶相? 

 信愿法师:李士谦乐善好施感召子孙很发达 

 别以为和尚就是在深山老林中、青灯古佛前,念佛打坐?抱歉, 

 孝敬父母,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才能更幸福美满 

 冤亲债主诉说几世为僧或为乐善好施的大福报者,为何结局如此 

 戒杀放生无量寿,乐善好施无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