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众生分别念不尽法门无尽


   日期:2015/3/23 13: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概括而言,佛法有教法和证法,教法指经、律、论三藏,证法指戒、定、慧三学。其实佛法不止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为了对治这些烦恼,所以有八万四千种方法。“八万四千”也只是个形容词,众生的烦恼不止八万四千种,众生的烦恼无量无边,所以法门也是无量无边。其实法门没有什么固定的框架,一切缘法都可以变成法。所以,佛所讲的窍诀也是无处不在,哪里都有,什么都是,包括吃喝玩乐都是。如果心态能转变,都是法;如果心态不转变,都不是法。我在念经、念佛、持咒、打坐,这些应该是法吧?不一定。是不是佛法,在于你的心,不在于相。如果念没有转,都不是佛法;如果念转了,都是佛法。所以我经常强调,修行在生活中,佛法在世间中。佛在《三摩地经》中讲,众生的分别念何时穷尽了,何时才没有法门。众生的分别念不穷尽之前,法或乘是不会穷尽的,是不会息灭的。众生的分别念没有穷尽的时候,法门也没有穷尽的时候。众生的分别念是无量无边的,法门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就是“诸法海”。

“善能分别”强调的主要是这个念。一切在于心。发心了就是善,不发心就不是善。发心了就是佛法,不发心就不是佛法。转念了就是修行,不转念就不是修行。

我经常讲,不发心就没有佛法,不发心就没有修行。尽管我们现在出家了、修行了,但是发心没有到位。这是不是法?不是。这是不是一种修行?不是。只有发心到位了,才是法,才有法,才会变成一种修行。我们现在出家,每天念这么多仪轨,大家有压力、有烦恼了,这就说明这里没有真正的法,也没有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法是不烦恼的,真正的修行是轻松的。若是有压力,有烦恼了,也许有一些相似的法,但是没有真正的法。也许有一些相似的修行,但是没有真正的修行。我讲过很多次了,真正的修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上早课、晚课,上座、观想,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所得到的喜乐是无比的。佛讲,世间任何喜乐都无法与之相比。你们也许感受过一些世间的喜乐,但是那种喜乐都不叫喜乐,根本不算什么。天界的众生,比如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们都可以感受禅悦。但是,这种喜乐也无法能够与我们学佛修行当中所获得的喜乐相比。你有喜乐吗?没有吧!都是勉强地上课,不来不行,不念不行,因为这是规矩,怕被发现了挨批评。

要有“善能分别”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诸法有体相和现相。众生把一切都视为恒常、有我、快乐以及一种实质性的。佛讲的都与之相反。佛讲,在现相上是无常和痛苦,在体相上是无我和空性。若是“善能分别”,就应了知属于世间的、轮回的都是痛苦,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的,都是无常的,并且都是在刹那刹那中变。

我们的心为什么总随着境动呢?遇到一些顺境或者善缘的时候,心里就高兴,然后就留恋;遇到一些逆境、恶缘的时候,心里就伤心、痛苦。不是不能有念头,但是不允许受它的影响。表面上可以有喜怒哀乐,但心里不能有喜怒哀乐。这些都是无常的、痛苦的,也是平等的。

这里也要修平等。一切的显现,一切属于世间、属于轮回的都是无常的,都是痛苦的。为什么说“不净室中无妙香,五趣之中无安乐”?“五趣”指六道,六道里没有安乐,只有痛苦。属于六道的,属于世间的,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是无常的。如果你明白了,就没有什么,变化很正常,都是虚假的。看一切都觉得正常,觉得应该,这就是智慧,也是平等。“有的恒常,有的变化;有的痛苦,有的快乐;三分痛苦,七分快乐。”这些都是世间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在世间只有痛苦,没有安乐。自己明白了、深信了,就行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分别念       法门)(五明学佛网:分别念       法门)  

 仁焕法师:本愿法是他力法门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净土三经与念佛法门 

 觉明法师:念佛法门 

 觉明法师:浅说金刚般若法门 

 觉明法师:念佛法门和禅宗、密宗持咒有什么不同之处?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李尚全教授:“普门”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