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相遇在时间之外


   日期:2015/1/10 2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睡不着。翻阅法顶禅师的《活在时间之外》:

   “你在世界的何方?你拥有的岁月过去了几年几月几天?你来到了你的世界的哪个地方?

    不要敷衍地对待这句话,请用自己的嗓音低声朗诵。

     通过这样的自问,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衡量出自己走过的岁月的重量和色彩。有时候,我们需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注视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们不是被时间追逐,而是不慌不忙,把视线转向时间之外的无限世界,那么我们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从容自如,昂首挺胸。”

    该来的迟迟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头痛、腹背痛、疲倦、燥热,还有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来一次的彻夜难眠。

        传说中的更年期就这样来了吗?为什么内心里还经常感觉如同缤纷烂漫的少女?

     比男性更多地受制于岁月,受制于身体,受制于性别,作为女性,如何能自在于时间之外?

    2   

       女儿在上持续四个小时的素描课,我独自逛在对面的大商场,才意识到是元旦,是新年,到处都是三三两两、成双结对、拖家带口的人,连“字里行间”这样一个读书的所在都拥挤得找不到可以坐下来喝茶读书的地方。平日惠顾者寥寥的一家茶吧里好不容易找到个空座位,要一杯白水、一杯拿铁,开始细细品读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

    断断续续已经读到了第二十三章“灰崖金刚堡后记”,尊者与弟子惹琼巴对唱的道歌好极,边读边抄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去:

    “……

      似被外显诸境骗,我乃观看内之心。

      似被寻思分别骗,我乃追随于智慧。……

      总体似被生死骗,我乃观看无生义。

      似被寻常所知骗,我乃锻炼明自力。

      似被执著戏论骗,我乃安住本性中。”

      “显现与空若无别,乃于见地得自在。

        梦与白昼若无别,乃于修习得自在。

        乐与空性若无别,乃于行持得自在。

        今生来世若无别,乃于本性得自在。

        心与虚空若无别,乃于法身得自在。

        苦乐二者若无别,乃于窍诀得自在。

        自心佛陀若无别,乃于果地得自在。”

      身旁人来人往的各种喧闹之声声声入耳,但对我并不造成任何干扰。因为抄写读诵的是关于实相的文字,虽证不得,却自以为还是懂得一点的,这一点懂得便使得周围的一切皆如幻像在来往穿梭,与我不相交涉。

3

  女儿最近开始迷哈利波特,她正好是小哈利第一次走进魔法学校的这个年纪了。对我说起一个笑话,说的是成年人们在有关“哈利波特”的采访中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我们一同哈哈大笑,因为所有那些问题对我都是小儿科。我可是个曾经熬着夜读完整套的哈利波特,和孩子们一起把从“魔法石”到“死亡圣器”的每一张影碟都兴致勃勃看了两三遍的成年人哦,所以对分院帽、摄魂怪、魁地奇、麻瓜都是如数家珍,和女儿谈论得眉飞色舞。打开一张影碟,看不太懂的地方小姑娘反而要咨询于我。

哈利波特的好看除了魔幻,除了勇敢、机智和爱,对于我还有很多地方是耐人寻味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幽灵们随意穿过学生们的身体时,我会想到“空性”。作为实质为空性存在的我们,可以任由随便什么磨难、打击和痛苦穿过,都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守护神和摄魂怪的关系则令我联想到我们的颠倒梦想和各种对治的修行法门。哈利波特最后得知他实际上是伏地魔的一个魂器,要战胜伏地魔,他必须先杀死自己。这说明什么呢?真正的“魔”其实潜伏在我们自己身上,只有把那份“我执”用阿瓦达索命那么厉害的咒语打杀之后,我们才能复活并在与邪恶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新的一年将家中当初精挑细选的沙发巾、音箱罩、微波炉罩、洗衣机罩通通撤了下来,曾经觉得可爱的如今怎么看都别扭,都累赘,何必遮遮掩掩,一切东西本来的样子才最好看。

想起追过的第一部韩剧《那个冬天风在吹》中,男主人公对目盲的女主人公说过的一句话:“我多么希望有一天你的眼睛能看到这一切,但比起看到这一切,我更希望的是你能看到你自己,那么美的、帅气的你自己。”

这一句煽情也会让我眼眶湿润,比一切都更好看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自身的实相,如果看到它,我们就不需要再去看任何东西了,如果我们看不到它,那么,即便阅尽千山万水,我们的渴望,我们的不安还是无法止歇。

什么时候,我可以看到我自己,我本来的样子?

4

 母亲这几天在我这里,看胡小林先生讲“印光大师菁华录”的盘,也和我分享一点。

胡先生说到念佛,是十个一组,分为前五个后五个,既不用念珠也不用手指帮忙计数,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一个一个慢慢地念,但由呼吸提携着,字与字之间并无间断。慢念用的是心,快念用的只是嘴巴。慢念,同时又要十个一组十个一组地计数,它所需要的强大专注力常使得念佛人大汗淋漓,身心舒泰。

母亲一说,我立即心领神会。因为想到曾有两次带着人念《心经》。

《心经》我简直可以倒背如流,但是要带领两个从来没有念过的人来诵读,就逞不得快,只能几个字几个字咬得清清楚楚地一点点慢慢来。作为领诵的我就在这种异常的“慢”中感受到时间停止的那种寂静、平安,而那两个跟读的人则在念诵完后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然汗湿一片。

还有一次,带着先生背诵《普贤菩萨行愿品》偈颂部分的前十二个偈颂,也就是七支供的部分。也是平时背得滚瓜烂熟,连续背诵三遍都不会超过十分钟的文字,等不及在心里真正经过并刻下印痕便倏忽从嘴边溜过。结果那天两字一铿锵,费劲之至,但却体会到了流利念诵时未曾体会到的菩萨的悲心之切与愿力之深,因而好几次感恩到嗓子哽住。先生随我诵完,张开手给我看,满手心都是汗。

这便是摄心的一种方式了吧。心被摄住,才不致于东张西望地见个热闹就奔过去,才不致于忙里乱里出错。心不出错,身体与嘴巴才不会胡作非为。

慢慢地念佛,慢慢地诵经,慢慢地行住坐卧,点滴分明,如我最近钢琴上练习的曲子《绿袖子》。最初必须要慢练,左手常是隔了八度在键盘上走,但脚上的延音踏板踩着,所以气息并不中断,一根线一样把音符串在一起,成一段优美的旋律。

当我们开始学习慢下来,生命会美妙如一段古老的旋律。

 就这样,活在时间之中又置身于时间之外。

慢慢地,接着读法顶禅师:

“如果没有生命的欢喜和感恩之心,那就不是相遇,而是见面和社交。相遇,应该有求道般的肃敬之心。

我是谁?我要怎样生活?

只有带着这样的问题辗转寻找的时候,相遇才有可能。连续几个通宵睁着眼睛难以入眠,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相遇。”

愿我和你,能相遇在时间之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遇       时间)(五明学佛网:相遇       时间)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3 证果时间 

 药师山·紫虚居士:以佛法看时间及弥勒菩萨成佛的问题 

 蔡礼旭老师:把握时间学习圣贤教诲 

 慧光法师:生命没有时间与空间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 

 高月明居士:为什么空间与时间是一种幻觉?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四论”著作时间考 

 法闻法师:时间的相对性 

 悟殷法师: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时间”观 

 传喜法师:了知时间的相对性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I 1118经:曾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B 951经~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