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有成就的人,不能不做一个大的转变


   日期:2014/8/19 14: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讲自性的德能,眼见见遍虚空尽法界,没有障碍。我们现在这个「见」很可怜,隔一个墙壁,墙壁那边我们就看不见,甚至於隔一张纸,纸的那一边就看不见了,我们的见有碍,佛的见没有障碍。没有障碍是本能,我们今天本能丧失掉了。怎么失掉的?佛告诉我们,「出现品」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不是讲得很清楚吗?一切众生自性跟佛没有两样,同一个性体,自性里面的功德,大家都一样的。佛跟众生平等,具足般若智慧、德相,德就是能力,相就是相好。「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一语道破,佛跟众生是怎么回事情?一句话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把自性迷失掉了。自性的性体你没有办法觉察到,自性的德用完全迷糊、不见了。实在讲,不是不见,是变质了,把无量的智慧变成了愚痴,把无量的德能变成了贪瞋痴慢,把无量的相好变成了五浊恶世。怎么变的?唯识所变。什么叫「识」?妄想、分别、执著是「识」,妄想是阿赖耶,执著是末那,分别是第六意识,变成愚痴、变成烦恼、变成恶报,这么回事情!哪一天你开悟了,你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掉了、统统放下了,不再有这些东西,心里头真正清净,恢复到清净平等觉,那个时候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盘,境界转过来了。

  佛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我们真正想学的人、真正想有成就的人,不能不做一个大的转变,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哪里转起?我常常奉劝同学们:从自私自利转起。我们今天转不了,就是过分的自私自利不肯放下,自己以为放下了,实际上你一分一毫都没有放下。为什么?不能随缘,不能够恒顺众生,没有放下。念念之间,自己都是高人一等,自己都在那里享受特权,与众不同,没放下。真正放下的人,一定跟大众和光同尘,没有自己。大家说好,都好,一切随顺,随顺里面具足真实智慧、具足无量善巧方便,成就自己的大智、大德、大能,天天在增长。奈何习气烦恼在当中障碍,心里面想,可是事实上做不到,麻烦在这里。所以修行修什么?克服自己,要做克己的功夫。恒顺众生,就是恒顺性德;不能恒顺众生,就是违背性德。违背性德是迷,恒顺众生是觉悟。这里面有真实的智慧,六道里面的众生不能够理解。

  怎么精进法?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听从佛陀的指导。经典上指导我们,经典太多,不晓得从哪里学起?净宗学会成立之后,我们提出修行五个科目,好记!我们五个科目提出来之后,洛杉矶的印海法师看到,他欢喜赞叹,跟我讲:「净土法门法师,你这个方法简单明了、好记好修。」对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违背这五个科目,这简单: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一定要念兹在兹,要真正去落实,不能落实又有什么用?这五个科目要记得很熟,实在讲不难记。三福十一句,每一个同学都很熟,六和,这还有什么问题?三学是戒定慧,六度很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常常念的。我们必须念念落实,能帮助我们见性。这五个科目全是性德。如果见性了,这些东西自然具足,真的是痕迹都没有,自自然然圆满具足。我们现在没见性,这是诸佛如来表演给我们看的,我们学,我们依照性德来修。性修不二,修成了就见性,这一点都不假。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三七卷)  2001/12/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017-053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成就       转变)(五明学佛网:成就       转变)  

 沈海燕教授:《法华玄义》的成就 

 仁焕法师:成就生命第一法 

 仁焕法师:念佛是成就生命 

 其它法师:怎样念佛容易成就(海山老和尚) 

 高永霄居士:转变中的香港佛教——讲于第二届“此岸彼岸”弘 

 其他日籍作者:铃木大拙禅佛教研究的成就与贡献(玉城康四郎 

 衍慈法师:成就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 

 大安法师:念佛往生,成就信心 

 雪漠:成就本身就是一种表率的行为 

 雪漠:成就者的快乐与凡夫的快乐 

 雪漠:谈谈出世间法意义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