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做个活生生的修行人


   日期:2014/7/7 2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一定要融入生活,不要离开生活去找修行。许多人一谈到修行,就想着去打坐,念经,闭关。但真的修行,不只是这些,要广泛的融入生活,和生活打成一片。

大乘佛法进入中国后,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菩萨,都是人情化。菩萨不再是华严经或者法华经记载的,身高几万米,显现神通起来可以横跨太平洋一样。我们不喜欢超人,更喜欢普通的人,生活着的人。比如说,人们喜欢观音菩萨,不是喜欢佛经记载的正法明如来,而是喜欢活生生的妙善公主。这个妙善公主,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吃斋念佛,慈心不杀,几乎称为善良和美的化身。父亲生病,妙善公主就断臂来救父亲。因为自然得到善神的护持。那观音菩萨就有了生日,出家日,成道日。就是民间讲的修成正果了。

中国人喜欢的菩萨,不是佛经记载的超人一样,而是活生生的人。比如地藏王菩萨,人们就想到了目连救母。甚至民间也有这个戏剧。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在民间信仰很大。这些传说的影响力和功劳,甚至比佛经的功劳还大。

修行人不要搞神秘,搞得好像来自外星一样。唐朝时,雪峰禅师没有开悟前,他就打坐,期待有一天开悟了。有次,他刚好和他师兄,岩头禅师一起去湖南。路上岩头禅师,就是自由自在,很快乐。但雪峰禅师一休息就打坐,看他师兄这么放逸,就骂他师兄。岩头禅师是开悟的人,他说,你以为你每天打坐,像土地神一样,哪怕再好,将来也是只能去迷惑老太婆罢了。雪峰禅师就说,那我没有古人的境界,也没有开悟,怎么办。岩头禅师就说了,不要去搬弄古人讲的,要自己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才能吞天吐地,源源不绝。雪峰禅师听了,就开悟了。

修行人要很朴实,很生活化。要很踏实。这个是禅宗的精神。临济祖师说:在水面上走,不是奇迹,能踏实的走在大地上,才是奇迹。修行就是踏实的走在土地上,做好每一步,不要装模作样来迷惑人。

学佛中,要善于发现生活的感动。还有大势至菩萨的故事。大势至菩萨他头上顶着一个瓶子,装着是父母的骨灰。他修行时,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就日夜把骨灰顶在头上,然后念佛回向给父母亲。父母亲终于脱离了苦海,回归了极乐。这个也是大势至菩萨的故事。这些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也是很朴实的,也生活化,但是却很感人。菩萨他首先是个人,但他是具足美好品质的人。

我们修行也一样,首先做好一个人,然后培养美好的品质。这就是修行的意义。不是想着开悟,想着神通,想着放光动地。踏实的培养善良的性格,像古人的圣贤看齐,学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是最基础的。好比大地,先要站在大地上,才能建高楼。

这次恭逢观音菩萨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我们共修七天的普门品和地藏经。每天念七部普门品,一部地藏经,放蒙山,效仿观音菩萨报父亲恩的功德。同时也点灯七天。

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成道日。怎么叫做成道呢。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亲都能平安,离苦得乐,做儿女的,修道也算有成就。学佛者,首先要念念不忘父母恩。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是父母无私养大的,长大后我们纵然有千般成就,首先的恩德,要归于父母。父母给了这个人身,我们才能修行。人身难得啊,山精鬼魅修行,都是为了得到人身。哪有那么容易呢。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活生生       修行人)(五明学佛网:活生生       修行人)  

 心律法师:七夕节话修行人应如何对待情感 

 药师山·紫虚居士:修行人要善用其心 

 月悟法师: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传喜法师:修行人应如何面对劫难 

 白云禅师:如何做个修行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F 1114经与11 

 传喜法师:修行人要转染成净念念极乐 

 黄念祖: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佛教的轮回之说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6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5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4 

 南怀瑾: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