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忍的功夫,反忍


   日期:2014/6/20 21: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反忍”。人生气有时候就是,刚刚我们陈学长讲的,傲慢。都觉得自己对,那个气焰愈来愈强,“都是他错,理都在我这边”,火就上来了。所以《朱子治家格言》告诉我们:“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人肯反思说,“这一件事情我还有哪些不对”,一反省,火气就开始下降了。其实俗话里面也提醒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定是两方都有不妥当的地方,才会发生冲突。所以成语里面又告诉我们,“半斤八两”。你们没听过吗?还有“一般见识”。能够发生冲突,就是水平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好去指责别人的了。

所以你看,以前会教孩子的父母,孩子只要跟人家打架了,都不用问原因,先再打一顿,是不是?“你不要给我解释太多,你会跟人家打架,你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人能够反思自己,还是有不对的地方,心就慢慢平和下来了。我们时时要冷静,不要让情况更恶化,这个很重要。

而且一个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学子,我们是孔老夫子的弟子,时时想到给人好榜样看。就像我们读的《孝经》,“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一举一动,人家看了可以效法,“进退可度”。所以我们今天假如常常发脾气,那人家都在看我们。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学多了,道理也懂得比较多,我们容易去看别人,却可能忽略了人家也在看我们。我们都希望家里的人赶快学,家里的人有没有在看我们学得怎么样?有。我们到单位去,希望大家学,可是大家都在看:这个人学得怎么样?

我记得我父亲,我上次回去的时候还跟我提到,他说有一个人学传统文化,大家都觉得不错,结果有一次在公司里发脾气,发完以后,同事在谈话当中都说,“学那传统文化也不怎么样。”所以我爸爸赶紧来提醒我。真的,会把人家的信心都给断送掉。

所以发怒,古代可能会杀了人家的命,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可是发怒,可能把人家的慧命都给断送掉了,把人家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给断送掉了,严重性不亚于杀了人家的命。因为这个慧命,他要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可能都要很长以后才有机会了。所以我们面对他人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就像爱护一个婴儿一样,《大学》里讲的“如保赤子”。你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就怕他滑下去。就那一份心,自己去做榜样,去引导别人学习传统文化。有这样的观照,有这样的柔软,很多习气、脾气就容易伏下来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功夫)(五明学佛网:       功夫)  

 仁焕法师:从心地上下功夫 

 仁焕法师:念佛的功夫在哪里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十五、华严力之发扬——十明品、十忍 

 大安法师: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4、离心意识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3、无分别心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2、在日用逆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1、在念头上 

 大安法师:忍辱修福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四章 明了功夫与见地 

 雪漠:喜乐与安忍:智慧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