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
||
|
||
探讨命运的问题,命运就是一个人一生所出现各个果报的总和。命运与佛教所说的因果论、业报论及缘生论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自心的‘行’也决定命运之好坏。命运组成的要素为因、缘、行、果四者。本文皆有详述。本文中也探讨命定论不能成立的理由,以及学佛之人对命运应有的看法。 我个人要在我们的通讯上谈命运这种事情,不是想要大家去了解社会上这些五花八门的命理神算到底是怎么回事:主要原因是‘命运观’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若抱持著「宿命论’或‘命定论’,认为今生今世一切发生的事都已‘命定’,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不会发生的再努力也不会发生,这种人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很消极,他不会积极去做任何事情,什么学佛行菩萨道对他都没有意义。反之,一个人若抱持着极端的‘意志论’,认为没有什么因果业报的想法,这种结果很容易使人变成骄慢自大,甚至产生像希特勒这种野心份子。对社会、人类造成莫大伤害,因此,培养一个正确的命运观是有其必要。我个人希望经由命运观的探讨,我们能建立一个健康与正确的命运观,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心存善念、烦恼减少,生活充满生气与希望。在本文中个人以佛法中的因果、业力、缘生等论点来探讨命运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意见,若有问题请各位读者来函指正。 要谈命运首先要了解佛教的因果律,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的发生与消灭都要受因果律的支配,有因必有果,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之一。佛教讲‘三世因果’,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世、现在与未来世。 因果的意思是说,现在发生的‘果’与过去所作的‘因’有关,未来将要发生的‘果’与现在造作的‘因’有关,由此,未来的‘果’与过去所作的‘因’亦有关。由于三世的时间在定义上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例如,我们可以说前一分钟是过去,后一分钟是未来,那么说话当时就是现在。但在本文中所称的今世是指这一生,‘过去世’是表示从很久以前(无始)到今生开始前这段无限长的过去时间,而‘未来世’是指下一生开始到无限长的未来时间。‘三世因果’就是说我们这一生所发生的一切事都与‘过去世’所造作的某些‘因’有关,而‘未来世’将会发生的事与我们‘现在世’所造作的某些‘因’有关。佛教有一句名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我们不必有什么宿命通或天眼通,只要看我们现在正在受的果报及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大略推知我们的过去与未来的状况。人一生所以有不同的遭遇与状况,佛教的因果律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好命’的人主要原因就是过去世多做种种善事,种下很多善因。反之‘歹命’的人就是过去世坏事做太多。种善因会形成‘善种’,这是人之所以有福报的来源(详见本刊‘谈福报的本质’),起善心做善事,供佛、念经、布施、持戒等都是种善因。而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起恶心造恶业都是种恶因,机缘成熟就会有‘恶运’临身。 然而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及‘三世因果’的道理很多人不相信,这可能与我们现实的一些经验有关。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一些很好的人,但生活却很潦倒,甚至不得善终,而有一些作恶多端的人却能活得既富裕又舒适,像这样善人也不见得好,恶人也不见得会不好的现象,使很多人误认为没有因果律存在,其实不是这样,像这样‘因果不明显’的事,只是其中有些原因我们凡人不得而知,并不表示做坏事没有果报,只是机缘未到而已。有一个城隍庙上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著「终有一天等到你’,就告诉这些作恶多端的人,‘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机未到。’很多人之所以会怀疑因果律这事实,主要是一般人无法看到或知道‘过去世’所发生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一切事都要以自己眼见为凭所知为证,否则就很容易成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了。试问有谁见到过孔子或黄帝,谁见过自己的祖先?我们也只有靠过去的记录而相信其存在。而因果律是巨观物理现象的基本定律,在我们所见的物质世界中它是正确的。而人事的善恶因果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记载,但很多人还是不相信,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实际上,‘真正了知’因果律存在的人很多,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与命运有关的第二个理论就是业报论,佛教讲业力,‘业’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个人身体做一件事,则此事有时会对其他众生有影响(有时不会),若此人对其所做的事或对做此事的影响产生执着,那就形成此人的‘身业’。同样的,若人有言说,对其言说内容或影响产生执着就有‘语业’。若人起心动念产生思想,并对其所想及其影响产生执着就有‘意业’。一般人在世间都会造身口意三业。‘业’以现代的话来比喻就类似‘惯性’或‘记录’。我们身体有动作,嘴有言说或心有起想,不是过后就什么都没有,而是留有‘余势’,就好像运动的惯性:一个物体受外力作用后开始运动,当外力移去后,此物体不是立刻停止而是继续在运动。身口意的作为也是如此。此外,身口意之一切作为都会反映到第六识形成为‘名色’或进一步熏习到第八识而成为业识种子,好像身口意业记录在名色与第八识之中。所以我说‘业’类似一种‘记录’。有业之后就有作用之力称为‘业力’,如同惯性运动的物体尚有动力一样。有业力就会形成果报,称为‘业报’。众生由于过去无限长的生命过程中(不一定是人类)所造的‘业’几乎无限多,这些累积的‘业’会产生一个最终决定的‘业力’,这些包括贪业、杀业、……等。 由于业力的累积及其产生果报的过程是极为复杂奥秘,除非是已证得平等性智的报身佛,一般凡夫是不得而知,例如一个人死后投胎转世,生到那一道?或投生人道的那一户人家?这些都是受某一种业力的影响,我们无法知道。‘业’有‘共业’与‘别业’,共业是两个以上的众生做相同一件事所造的‘业’,‘别业’则是众生各自所造的‘业’。共业的果报经常呈现的形式是集体灾难或福报,例如一次大地震,一场大火灾或空难很多人一起死亡,这些人有可能是‘共业’产生的果报。有人运气不好会赶上死亡的班机也许是有‘共业’的问题存在。 第三个与命运有关的理论是佛教的缘生论(又称缘起论),佛教讲‘诸法缘生性空’,这是说宇宙各种现象都是本体(佛教称为‘空’)起‘无明’而如幻生起,其之发生除无明为主因外,还要一些外在的条件共同参与,这些条件每一个都被称为‘缘’。例如埋在土中的种子(因)必须有充足的水份与阳光(缘)才会发芽(果),如果只有‘因’而没有‘缘’,果报还是不会产生。在使一件事情发生的所有条件之中,影响最大且最主要的称为‘因’,其他则称为‘缘’。此外,在一件事情的果报没有发生前,它的‘因’是永不会消失的。而‘缘’对一件事情的发生而言,只是‘偶然的际遇’而参与其事。故有‘因缘际会’之说。佛教说‘因果’与‘缘生’而不说‘缘果’与‘因生’就是这些道理的关系。‘缘’既是一种偶然的参与其事,人应该多做善事,使善缘的数目增多,则因果事情发生时就比较有机会得到善缘相助以化解因果,使伤害减低。反之,就较会有恶缘加入,使果报伤害更严重。 与命运有关的另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意志力,我称为‘行’(不是受想行识的行,也不是十二因缘中的行)。这个行是一种意识心,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志’,它是我们的感官(如眼睛、耳朵等)与心识(包括所有八识)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而经由第六识表达出来。行与过去生的习气及今生的经验都有关系。‘行’的作用极为复杂,它包括‘自主性’与‘非自主性’两种力量,自主性力量源于‘自性’,而非自主性力量是过去世业力的表现。当我们在讨论某一因果事件时,此事件的业力不包括在‘行’的非自主性力量之中。事实上,由于我们过去世所造业几乎无限多,某一个事件的业力对‘行’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行’是我们修行的对象,我们修行首要在消除业障,也就是在消除第六识与第八识的各种无明,当各种无明消除干净,这个‘行’的非自主力量就没有了,只剩源于‘本心’的自主力量,我们就解脱自在了。修行使‘行’改变,内心的名色与业识种子逐渐清净,当然表现在外的行为也改变了,人生的际遇当然也会改变,也就是说透过修行,人的命运是会变好的。 有了以上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观点来探讨命运了。命运可以用以上所说的因、缘、行、果四个要素来表达。如图所示,果是由因缘与行三者经复杂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件事情已发生就是一个‘果’,累积一个人一生所出现的所有‘果’就是这个人这一生的遭遇与状况。而‘因’是指与此件事情有关的过去业因。‘缘’是指发生此事件当时的各种偶然参与的外在条件。‘行’是指事件发生当时自己下的决定。此四个要素分别说明如下。 还有些人平时也不错,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会突然遭到意外死亡或伤残,除了人为因素(如恶缘或自己不小心)之外,亦极有可能是过去世所造的恶业而来的果报。又有些人也没有经过什么努力却会有意外的财富,这也极可能是过去世的善业所致,这就是‘好命’了。 二、 缘的影响:外缘的发生与过去世或今世的作为皆有关系,有些人心地善良,但由于某些机缘不好,以致没有受好的教育,或由于家庭某些原因,使他做人处世都不得要领,以致到处结恶缘,做起事就不顺利,官运不通,生活贫困,一生就是‘命苦’。又如有人自私自利,邻居、长官及同事都不喜欢他,当然他做事就少有助力,那‘坏运’就多了。人虽天生有善因,但若不起善念行善事以结善缘,‘好运’是很难当头的。很多善因却由于有善缘加入而把原来不好的果报形式变好。 三、 行的影响命运的最大决定者就是‘行’,也就是‘运作’。行与过去世的积习及今世的经验皆有关,有完整的教育与训练会使一个人更有机会在今生的环境中顺利运作,因此大大的增加‘好运’的机会。有些人行为卑劣或作奸犯科,自心造恶业而受法律制栽。这是自受果报。一个善于运作的人在一生中经常会做正确的判断,能趋吉避凶而仕途通顺,这些主要是受‘行’的影响。 四、 果报与命运人一生的命运就是他这一辈子所出现的各个果报的总和。人一生所现之果报时好时坏,有时好的多,有时坏的多,算命家常说‘某时某年的运势’大概就是指此。人一生中,有的人有钱财但无官运,有人位高权重但膝下无子,这些都是果报不同之故。人称有‘好命’是指有人天福报而言,现在一般人称能‘五子登科’(就是拥有金子、房子、车子、妻子和儿子之意)就是好命。有了金子则锦衣美食、坐拥美女的各种享乐就垂手可得,当然若更进一步能扬名立万,能身康体泰无病无灾,能寿比南山儿孙满堂,命终后能有裸女送到豪华的‘阴宅’别墅,那更是人羡人慕的‘福气’。但很可惜,只恐美梦难圆,贪图逸乐,损伤阴德,恶业成就,福报享尽,坠入恶道,阴宅别墅就变成剑树刀山、铜柱油锅了,因此,拜佛之人,决不可贪图人天福报之享乐,我们应当要修心供佛,布施行善以增长人天福报,但不执着人天福报。要知‘空’以了脱生死,要善用福报而不执着以渡众生。 以因、缘、行、果来讨论命运,则没有‘命定’之事,只能说有‘积习难改’(内因)或‘重罪难逃’(外因),‘难’而不是‘不能’,只要能痛下决心忏悔诸业,或得到某些有力的助缘,命运不是不能改的。当然,我说可以改不是说因果律可以违背而是说可以改变果报的‘形式’,例如积欠他人钱财无法还,若能得债主同意也可以改用他物抵债,佛教讲‘重罪轻报’即指此。 至于‘有力的助缘’,例如以神通力改变对方(债主)的潜意识(如消其嗔恨等)或改变自身之业障,则施术者必须承担相当的果报,这种事情一般‘明白’的修行者或佛菩萨是不太愿意做的,会造成‘不平等’。当然,若有特殊条件存在(即有极大福报之人)偶然也会如此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