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行道六成就法 |
||
|
||
明行道六成就法 竹巴·白玛噶波著 六成就法,又称为那若六法,此法由印度僧人那若巴创,藏密噶举派祖师玛尔巴传承。现已由不丹诺蒲上师公开,锡金达瓦桑杜格西上师英文译传,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编录在《西藏的瑜伽和秘密教义》一书中。现汉译的中文本有张妙定本和胡之真本。 按原书中说,此大法是“开演奇妙法门,使自性光明得以自动显现。须调呼吸、练心智,具足根基,乃能出生。”这表明该法是高级功法。该法门属于口授传承的正修部分。该法内容详赡、层次分明、解说细腻,几乎囊括了密法的所有方面,弥足珍贵。正修共有六种成就法门:1、灵热成就;2、幻观成就;3、梦观成就;4、净光成就;5、中阴成就;6、转识成就。修炼时并非须全修,可任择一两种,唯灵热成就法中的三三九风箱式为必修。 1.灵热成就法 (1)加行(前行) 继续观想自身外表,如同上述瑜伽母,但内体如一红色通明透亮的空囊,乃至指尖趾尖也是中空,正如极薄红绢所鼓胀的帐篷,或吹气鼓胀的气球。 ②观内细身空 即观灵力脉道为空。 ③观身拥护轮 丙、作意观想。出息时观想无数无量的五色光芒,由一一毛孔向外放射,充满空中;入息时观想无数无量的五色光芒,由一一毛孔吸入自身,充满体中。一呼一吸为1次,观7次。 继则观想五色光芒变成五色的字“>”(音吽)(五色吽字表五佛的五智体)。由一一毛孔,随息出入自体,此作7遍。 复次,观此无数无量五色吽字,一一变成五色忿怒金刚,各各一面两手,右手高举金刚杵在头顶飞舞;左手当胸作降伏手印。两足右卷左伸而立,现极忿怒可畏之相。然其体量较芝麻还小,观其随出入息,由一一毛孔出入其体。此亦各作7遍。 ④灵息修习 即观灵力脉道 观想此左右二脉是中空,左脉中有16母音藏文字母“e-eî, eÉ-eÉî, eÓ-eîÚ, _Ë-_Ëî, `É-`îÉ, eä-eè, eé-eí, e(-e(î,”(音:阿「短音」阿「长音」,伊「短音」伊「长音」,瓯「短音」瓯「长音」,纥里、纥梨,里、梨,蔼「短音」蔼「长音」,奥「短音」奥「长音」,盎「短音」盎「长音」),右边有34子音藏文字母“A-B-C- -E, V-W-X- -J, f-M-h- -P, L-M-N- -P, R-S-T- -U, ^-_-`- -a-ú-c-d-ü:”(音:迦法伽伽「浊音」哦,者车社社「浊音」若,叱(打)陀荼荼「浊音」努,多他陀陀「浊音」那,波颇婆婆「浊音」么(玛),也(雅)罗罗缚奢沙娑诃(哈)叉)(英文原本无藏文)。观各字笔画,细如藕丝,红色,在一垂直线上叠成一串,连续随息出入,但出由鼻孔,入由会阴。如是一心专注,观此左右两旁藏文珠串,循环交替,随息出入于体(用左右二鼻孔交替呼吸)。 此种修习,犹如先通沟渠,而后水流无碍,这是以真言字母加持左右灵脉道的要妙修习。 ⑤灵力加持 即祈求上师灵力加持。 于是至诚恭敬,诵以下祈祷加持颂: 祈求诸上师,赐予大加持,不净幻化身,得以速转变。 祈求诸上师,赐予大加持,清净佛刹土,由转识而入。 祈祷完毕,观历代上师,一一融化,入于传法根本上师一人之身。而根本上师又融入无漏极乐的精髓,摄入充满自己身中,与己合体无二。 修炼者还须准备一个“禅定带圈”,约头周长的4倍长,用来上套于颈,下兜膝弯,这样在入定后不致于倾斜前仆。又须备一“禅定垫”,一尺七八寸见方,厚约4指,内装柔物。“禅定带圈”是噶举派专用之物,而“禅定垫”是入坐必需之物,否则不能久坐。 乙、轻调风息 调风息又称“佛风”。轻调风息又分三三九风箱式和呼吸四种合法。 (三三九风箱式近似宁玛派“九节佛风”(只做9次),但有两处不同:一是宁玛派做时有无名指按鼻孔之法,即用右鼻孔时,以左手无名指按左鼻孔;用左鼻孔时,以右手无名指按右鼻孔;鼻孔不用时,用无名指按住,用时才放开。二是宁玛派做“九节佛风”时要用种种观想。) 呼吸四种合法,即后二遍九息的合并,行引息、满息、均息、射息四法,其诀如下: 丙、重调风息 重调风息分为五部分:用力作风箱式之(后)二(遍)三九息,以防息之回弹,一也。用力引满吸息,使能充分达到各灵力脉道,二也。腹部(密处)极尽扩张,使能充分纳入风息,这样灵息入体多,灵热就容易产生,三也。用力保持风息,充分满足,使各灵力脉道能充分摄入风息中的灵息,四也。放息时,亦用力进得,使体内、外的灵息震荡加剧,这样(内外息)混合交融,使引摄力更大,五也。 丁、灵热观想 B、内灵热观想,专注观想脉道四轮,犹如车轮或伞盖。修炼者观金刚瑜伽母中空之体,如同皮膜透明光亮,中脉及其它灵力脉道也是中空。空表实相真空;瑜伽母红色,表大安乐;透明光亮表灵力能消除无明重障;瑜伽母身直,表生命本源的树干(中脉为一切灵脉之根本,在会阴处有生命本源、识种初植的海底轮,中脉即由此发生,五官百骸亦由之长养而成。因此中脉为人身心灵命树的总干。瑜伽行者,由此修习,得解脱之果)。行者观想具有直、透明、红、空四种特性的中脉,上达梵穴、下达脐下四指之处。中脉两端皆平头,靠近中脉两旁,有左右脉道,如瘦小羊肠,上行绕脑顶,由前脑下折,通入两鼻孔,下端与中脉会合以前各挽一圈,如藏文的字形若“G”字(音:恰)的下半截一样。 三脉会于脑顶,即梵穴,亦千叶莲篷台,有32支脉道,以中脉为轴,向下俯张,称顶轮。于喉际有喉轮,有16支脉道,以中脉为轴向上仰张。于心际有心轮,有8支脉道,以中脉为轴向下俯张。于脐处有脐轮,有64支脉,以中脉为轴向上仰张。凡诸轮处之小支脉,观其如伞盖之骨,或如车轮之辐,依中央之中脉,为柄为轴,及其傍脉相联贯而丛集。行者须如是观想,了了分明。 C、秘密灵热。有诀云: 于顶轮千叶莲台之中脉内,观想“d(”字(音杭),白色,如欲滴降甘露之状。 当呼息出时,虽实际由鼻孔出息,然同时须观想中脉中有蓝色“灵力流”与息俱出。又再吸气住息时,观想有红色半阿字体,发生火焰,半指长,上端尖锐,炽然光明。观想此火焰具有中脉的特性,即直、明、红、空。且此火焰如纺椎一样急急转动。又每一吸息入体后,此火焰即上升半指,经十息后,即升至脐轮。又经十息,由脐轮中脉分出之各脉道,皆充满灵热。又经十息,此灵热下行,充满身体下部,即足趾尖端亦皆贯到。从此处,又经十息,火焰上升,充满全身,到达心轮。又经十息,火焰上升,到达喉轮。又经十息,到达顶轮千叶莲台。如是层上,遂有如诀云:“渐得神牛降圣乳”的妙境。神牛(藏文朗喀巴)乃藏文杭字的密称,半阿字表阴,杭字表阳,圣阳合于圣阴,如降圣乳。此诀言的甚深密意是指: 又经十息,顶轮中脉中的香,为灵热所溶化,变成菩提“月液”,滴降而下;充满滋润轮各脉道。又经十息,月液充满周润喉轮。又经十息,月液充满,周润心轮。又经十息,月液充满脐轮。又经十息,月液充满,周润全身,即手指足趾也贯到尖端。 ②灵热的经验 明了入息之五大的体德用者,为“大持”。 经过这一体验,灵脉穴会一度萎缩,但不久就开张,因为灵力载运滴入的菩提月液量增多,满灌其中,使之成熟,不久当生起有漏的无数极安乐境界。这是灵热经验的第二期,或称极乐生起经验期。 此后不久,修炼者心为内安乐之所澄定,于是观外界一切现象,无不安乐,这是极乐的正经验期。 然此安心境界,并非一无觉受的境界,其时常常出现如烟雾,如幻城,如阳焰,如曙光,如灯光,如黎明,如晴空,乃至无数莫可备述的种种境界,示现于行者面前。 当行者修到某种程度时,灵热便生起效能,疾病衰老及其他生理上的缺损自然免除,且能在短时间内,证得有漏的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境通和宿命通)和无数的胜果。 乙、特殊的灵热经验发生于三脉会合之处,由此处注入灵力。此时会发生五种现象、八种特性。因为普通灵热练习时,灵力由于自力法进入中脉。自力即瑜伽行者的自力,亦即通过瑜伽法把外灵力与内灵力结合成管状的综合灵力,所以能生起诸妙用。灵力由海底轮进入中脉,贯通灵脉中枢的四轮,成为灵热的智体。此智体能渗透一切灵脉,解开各灵轮。因灵穴解开,于是会有特胜的五种现象一一现前,这就是:如火爆发之光,如月光,如日光,如土星之光,如闪电之光。它们的色彩有所不同:火爆发的光为黄色,月光白色,日光红色,土星之光蓝色,闪电之光是淡红色。这种种光焰组成圆虹光圈,围绕着修炼者的身体。 此外,修习者必有证得如下八种可见的特性(神通): ③根本修习第三个练习是灵热的超胜,如教说: 并有以下后效:又于脐轮中,有业的灵力,能令业因与业果平衡。于心轮中,有业的灵力,能使业果成熟。喉轮中,有业的灵力,能令业行增盛。顶轮中,有业的灵力,能使一切业的因、行、果尽归寂静(此处的业指善净业)。 又当菩提心月液下降,令灵热上溯,(此两句为张妙定译本所有,而胡之真译本仅为一句“支当菩提月液上升”。一升一降,两说相反,不知谁是?)贯通四轮时,使各种业的灵力等,一时间依次活跃,直至到中脉顶轮,就发生极度震动;菩提心月液,愈益增盛,所以圣者才会在头顶有肉髻隆起的现象。肉髻的出现是由于灵热力增盛的菩提心月液充满;此时,行者即已证得大手印俱生净智的大安乐,获得大金刚法界的体性矣。 与此体证同时,由极下端生死根源密处(会阴)发生白色甘露液,盈溢至顶,灌溉全身。如是即于顶轮,又变成红年甘露液,倾降而下,周润全身,直达手指足趾之尖端而无余。 灵热成就的根本修习,到此才达到至极超胜的境界。 乙、风息 调风息者,用力将吸息逼入肺部最下端,气封于密,忍至无可再忍,然后喷出。(可参照宝瓶气的修法) 丙、观想 观想自身为内体空明的金刚瑜伽母,体内左中右三大灵脉、四轮、及脐下四指处等(如上述者)一一专念观想,务必达到了分明;次又观想两掌心及两足底,各有一个太阳,并使这四太阳,两两对合。再观想脐下命门处,也有一个太阳,正在三脉会合的地方。 然后进行以下修习:以手足心相对相搓,观想有热极的火爆生,此火产生后,又触发命门处日轮之火。日轮之火也爆生,延烧到半阿字。又发爆生之火,延及全身,无处不炽,然后有灵热之火,勃然怒生。这样,当呼息时,观想此灵热之火,喷出充满整个空间。作此观想时,须伴随作上述的举身离地及猛力抛跌而坐的动作三七21遍。作此修习法时,除手足相搓外,其余时候要保持原坐姿。如是观想练习,7天以后,行者只穿单衣就可抵御严寒的天气。 ②获证极乐修习法 此法又分为三部分:甲、观想金刚瑜伽母,乙、月液的融降,丙、秘密的体功。 甲、观想金刚瑜伽母。此观想法的功能就是使表阳极的菩提心月液能够融解顶轮的杭字而流降 乙、菩提月液的融降。在进行此法前,行者须先修习灵热六体功法、呼吸四种合法及种种发生灵热观想等。(六体功法见下文,其他诸法均见于上述根本修习法中。)以上各法修习成熟后,乃可行此。此时行者观想自身变作蓝色的“火集轮”(梵名“桑巴罗洽格罗”,藏名“柯尔罗董巴”。它代表心的男性,而金刚瑜伽母代表心的女性)。蓝色者,表如一大晴空的真实不变,无上大自在空。无德不集,故名大集。金刚通体空明,如蓝色极薄绢所张的帐篷,通明透亮,中有三脉四轮、半阿字及杭字等,一一如前文所述。 灵力触动,发生火焰,上升至顶轮中,溶化,滴降月液,落于上。又当字融化,即猛然一声爆炸,其火焰急速下降,火焰增炽,至于脐轮。此时字,更加溶化,月液下降,使彼火焰更加炽盛,复上升延烧心轮,再至喉轮,最后至顶轮。 最后字,全部融化,降落喉轮,此时即有“大喜乐”生起(此为四喜的初喜,二喜为超喜乐,三喜为奇喜乐,均属有漏的世间成就。第四喜为俱生喜乐,方为无漏的出世间成就)。同时,这时就有刹那万变的种种境相现前(这种种境相,就像快溺死又被救起来的人一样,悲喜交集,自述有:沉没遭溺时感受到的种种境相。瑜伽行者修行到本段“大喜乐”生时,自己本身过去遭受的种种悲惧喜乐及平等对待的境相,全在这时出现,但是,须了悟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是空幻不实的,及了悟色空不二的无二真空性)。行者就能得到安住于一切法平等的真空境。 随后,字的菩提月液滴降而下,达于心轮时,就有“超喜乐”产生,有成熟业的知觉,证于无边际的空境。 最后字菩提月液降至海底轮中,就获证俱生喜乐,这时连极微细分的时间法性,亦皆了达,而得入住于无二空境,唯一清净光明,任何世间法都不足以扰动此妙明真空的心境。 以上是依于菩提月液,溶化流降入于四灵脉轮,而依次序获证“大”、“超”、“奇”及“俱”四喜乐的微妙实验修习。 丙、秘密的体功法 那若巴祖师秘传六事体功法 B、次则扭转及俯仰头颈。这一动作有助于使顶喉际的结系解开。 C、展掌覆于膝上,掌心向下,坐式仍如前,扭动上身,由右而左,由左而右,则上身疾患得以消除,而上身的各脉道的结系得以解开。 D、伸缩四肢以消除疾患,而解开四肢脉道的结系。具体修法是:先做两手及膀臂的动作,将右臂膀平直向前伸出,展掌并指,水平向下,同时左手展掌并指,从右肩而下(外侧),用力擦摸至右手指尖。翻转,从右掌心而上(里侧),用力擦摸至臂至膀,末以击拍式用力拍击右肋窝处。此动作做三遍后,换手照前法进行,也作三遍。最后作一个提举身体离地,用力抛跌顿坐的动作。次用左右手摩擦两腿足,也作三次,后再作举身抛跌的坐式。这是伸法。缩法者,以两手握拳曲臂,紧靠两乳际,而以两膀夹拍两肋骨,用力拍击,如鸟夹拍翅膀,加上举身跌坐法,共作三次。最后做下肢的动作:两手展掌,平放于身后地上或坐垫,以支撑其身,用臀部坐稳,乃将两腿足轮流向前方空中,用力伸踢直出,并抖动。 E、举身抛跌顿坐之法可以把全身脉道的所有结系开解。然举体高升之时,向左右扭动,且用力抖振其身体,以稳定其着地的小腿与足。 F、身向前俯屈,以两手支撑于地或坐垫,用力抖振身体,并用力发uh(音呜)声,呼出陈息,然后抬起身体而用手摩擦全身。这样,全身所有的脉道,皆得安静,而各安其部位矣。 2.幻观成就法 修炼此法。需在面前适宜的地方,放置一面大镜子,自照其身,并细细观察。观想此镜子中的幻我有种种荣耀、地位、高官厚禄,并享有种种荣誉,并加谄媚等事,全部加于其身,心生喜乐,且形于颜面。继而又反之,想有某种心爱之物被人剥夺,或无缘无故受到诬陷、讥毁、声誉受损等,心生不喜乐,且形于颜面。观想时,设想镜中幻我与己身之间,有种种喜乐及不喜乐的事情,加于其身。这种观察法,为使行者能自我窥盼他的幻色身所依靠的我和我执。因为镜中观己,即同他人观我,我观他人,观对方一遇顺心遂意的事情,加于身、生于心,形于颜面,喜乐的情感一下子就表现在面部了。这正像世间愚人和猢狲的行为。行者如是深刻修作此观,结果自能明了于我所执的弊端,了解一切傲慢自高的愚痴,实是修学圣道的障碍。 接着观此镜中幻相,与我的幻身,原为一体,无二无别。并以16种比喻法(指喻为如幻城、如水中月、如幻术、如梦中物、如镜中相等),自忖自思,再观之。这样精勤修习此观的结果,即能认证此身原为幻化之身,所谓“嘛雅”,并非实在者。 ①观想所成的清净幻色身,如偈云: 上述观法成熟后,继则观想自己之身,与此圣像,一一相同,无二无别。此之功候成熟后,继复举任何他人之身能见者,等同圣像,无二无别。又成熟后,观一切能见者,等同本尊,无二无别。此之功候成熟后,则所有一切世间的各种物体示现,行者观之,无非本尊的游戏神通所变观。 这就是成就本尊的实相的如如观,或叫如幻观,也名为转变一切现见成父佛或母佛观。 ②圆满现出的清净幻色身 此法(一似宁玛派之大圆满妥噶顿超之修法)如教说: 在此境中,会出现如灵热成就所出现的五种现象和烟雾等。修习得好的行者,还可以在无云晴空中,显现出至极圆满相好光明的佛相,如水映现清净月轮,或如镜中显现胜相,为佛的应化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了了分明;如果是佛的无上报身,行者看不见,但可听到其声音。至提婆菩萨(指龙树弟子圣天)有偈说: (3)认证一切法皆为嘛雅 此法如教说: 3.梦观成就法 (1)明悉梦境 此有3种方法:①依心愿力,②依风息力,③依观想力。 ②依风息力 依风息力的修习方法是:行者右侧卧,如狮子卧。右手大拇指和无名指,抵压喉部颤动脉管,用左手遮鼻孔,合口贮津液。如果此时睡着了,所梦镜相,如同醒时一一经历分明,而无散失。这样修习感到熟练境地时,记忆相续而不断,所有梦中、醒中的一切幻法观相,历历明悉,而没有遗漏。 ③依观想力 此又分为三: 心神集中于研字光明,照射法界,于是能认知世间的一切现象,如镜中诸影、梦中境相,皆幻而不真,并不实存。 乙、获得观想效益 就是说夜间睡眠时,如上作观,明悉梦境。晨醒,作宝瓶气呼吸7次,恳请金刚上师11次,请求明悉梦境。将心神集中在双眉之间的白色明点,明点大小如豆,光亮而不刺眼。如果是血液过多的人,观想此明点为红色;如果属于神经过敏的人,明点为绿色。 如依上述方法而仍然未能明悉梦境的,除在夜间入睡时禅定于明点外,于早晨醒起时,作宝瓶气呼吸21遍,并恳求金刚上师21遍,再观想海底轮有黑色明点。这样,所有梦境,将明悉无遗。 丙、防止梦境的散失 梦境散失有4种情况:A、醒时散失,B、疲劳过度,C、身心痛苦,D、沉寂消极。 C、因身心痛苦,常出现梦多但醒后什么也记不起的情况。对治方法是避免一切秽恶不洁刺激的环境和事由,重新接受三摩地大灌顶,并且加上海底轮观明点。 D、因沉寂消极,一般睡中无梦境,对治方法是,在修宝瓶气的呼吸时,同时观想海底轮有明点;并且按照仪轨,供养护法空行如“毗罗”( 意“勇父”)及“空行女”等。 (3)认证梦境为幻变 此法如偈所说: 此时方能印证根本正智,而产生尘刹相入、滴海交融、无二无别的涅槃大乐境界。一时举地当前,彼无所不具、无尽无余,一切智智的真实体性,妙明净心的究竟真相就是这样的。 修习者到这个境界,可以自我观察,我拥有的身体,无异于梦中的幻色,其他人、其他生命的身也是如此。再观察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本尊的神画幻变。如是自得认证一切,都是“嘛雅”(幻变)。 (4)禅定于梦境的实相 禅定于梦境的实相,就是禅定于实相的本质。当梦中出现本尊(或圣相),集中心神,妄念不动,绝对安心,本尊形象保持于心,处于无想情况中;久之,此圣净本尊自与无相之心和融无间,合为一体,这时,真实清净光明发生。这种净光的本质是真空,即非真非空。 修炼到这时属于成熟阶段,则可以在醒时,在梦中,认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幻而不真,为净光所产生,此为幻变的真相。乃至认知世界一切幻象,皆为真如(本体)所示现。 4.净光成就法 意思是说,最高妙的法门是净光法。要认知净光,应该修学根本净光、道净光和果净光。净光不可思议,无处不在,照耀一切的心,在一切有情的心中生长。 (2)道净光 道净光的修学有三: 修习密法的首要是什么?皈依上师,修习与上师相应的瑜伽为首要。 证得母净光,称做“光”,由此母净光显发照耀,称做“燃”,由于燃照的德能能够长住灵明之境,叫做“持”。 (不禅定的意思是指行者不思考从事禅定这件事。不思考禅定,才能入定。) 如此法证入果地者,即已登第十二地金刚大乐地,此地果法,如下偈说: 5.中阴成就法 人死亡之时,紧接于中阴境之前。中阴境临前时,如秋日无云之晴空,其间也有光、燃、持三种界分。净光之认证,必须在世间知觉方息、死后知觉未生这一中间时际。于此道中,显发净光妙用者,要善巧运用教授的秘法,使道行与真心融合为一,这是最重要的。 藏密对濒死过程及死后历程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白的叙述。其叙述和认识对人类认识生死有极大的价值。藏密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五识;方死之时,内返退失,凡一切幻色知觉的,皆内返散降退灭。此谓“光消灭”(此光指世间光)。此时即觉地大降于水大,内体消失其系着性。次则水大降于火大,有口鼻干苦之象。次则火大降于风大,有体温消失之症。次则风大降于识大(或空大),这时,死者如有恶业(生前、前生作恶),即遭受痛苦;死者如有善业(生前、前生作善),就有诸佛菩萨、护法空行陆续前来迎接于最后的一息。 最后一息停止,则此色身内返退失。最后一息刚停止不久之时,体中灵力犹存,即气息已停但其识神尚未出离内体之际,这时会生起认知的各觉境。其觉于外者,有似月亮的燃境之后不久转入“持”境,40种贪欲消灭。其觉于外者,如月蚀日时,日中所现的黑月光影;觉于内者,如油灯外蒙半透明的罩发出的朦胧光,此为方死时的“持”境。 由“持”境再转入净光明境,7种无明(痴分别心)消失,此时幻识皆已消灭。其觉于外者,如黎明破晓之光;觉于内者,如秋日无云之晴空,此为方死时的“净光”境。 ( 上述境界,或许是藏密修习者方死的境界。藏密认为,密乘行者,修持有成,最高者即生成佛,已无生死。其次的也能临终成佛,因行者修本尊已成,临终时本尊来度,观我即本尊,本尊即我,二无分别,则我与本尊,合而为一。又修阿弥陀佛往生大法者,临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以上情形均不现中阴境。 但对于那些常人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藏密认为,死者生前有善业而不修佛法者,升天而已,所谓“异香满室”、“仙乐空迎”为升天之兆;如有恶业,即堕地狱。所队大善大恶之人,死时亦不现中阴境。普通之人,生前不作大恶,不为大善,临终中阴境出现,已死的父母至亲常前来迎接。但修行人不可随去,否则必堕入鬼道。) 提示:临终要诀 其法如下:人在舍命以前之顷,有白如月、红如日、及黑昏之三种光观前。瑜伽者,就采取相反次第,观想黑昏、红日及白月,并回溯观想死。后三境,一为母净光,二为幻识的消亡,三为色身的消亡。在反溯观想时,还应警觉自问:我今在何处?我究竟是什么?我的经历如何?然后修“破瓦”转识法,则其识神自然能由顶门出去,就能成就佛地。 (2)证入中阴境的报身 在中阴境中的中阴身,以鼻吸气为食。中阴境中,没有昼夜、不见日月,似明似暗,如像破晓或黄昏时分。死后3天半就处于这种境地,其间处于昏迷状态。经过这段时间便醒觉过来,明白自己已死,便极悲哀苦恼,也明白了中阴的真相。然而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在昏迷中已受生于六道之中,当然不会产生前述醒觉,也不会认证中阴境及取受中阴身。。但一经认证中阴境界,马上就会有种种的猛利倒妄生于心中。在此之时,所谓正是其时。当此之时,最重要者是要牢记已学过的有关中阴的训导,以纠正这些错误倒妄。 对于舍报命终的人,要使他能了知已死及认知中阴的灵识,持续而不断,如偈所说: (3)证入中阴境的化身 不堪忍受这些恐怖之声而逃,就产生轮回。在逃奔时,又忽然面临3处最极险恶可怖的绝壁:一为白色,一是红色,一是黑色。深不见底,堕下任一处绝壁,即入轮回。堕入白色绝壁的,生入天道;堕红色绝壁的,生入饿鬼;堕黑色绝壁的,生入地狱。都是轮回生死,终苦无乐。非瑜伽行者所宜往投。 又出现5条光亮的径道,已善学中阴成就的应当明白,误入其中之一的即被导入茫茫生死轮回中:白色光径,导入天道。如烟如雾,导入地狱。黄色光径,导入人道。红色光径,导入饿鬼。绿色光径,导入阿修罗。 还有其他种种现象,或如强烈发光的巨球体;间杂于无数无量的喷射火花中;或如身后有可怕的狂风暴雨,相逼追逐而来;或出现极忿怒男女怪身,前来威逼攫捉;或阴司照业镜审判,酷刑可怖,被关进畏怖的地狱,囚入铁围。这些怖畏无穷之境使中阴身各奔“前程(转世)”: 狂奔于树穴或地洞中,即生饿鬼道或畜生道。 如见天宫辉煌壮丽而入其中,即生天道。 转世择胎,有切要法,如偈说: 行者应当知道一切恐怖惊奇的声音形色,都是幻妄,则不堪投入的胎门,自能闭息。凡是回忆生前已学的自性真空之理,及上师本尊,则不堪投入的胎门,亦自闭息。 6.转识成就法 次则观想上师金刚总持心中有字“>”(音吽),蓝色光明,细如毫毛。自己心中也有同样的字,即为自己的识神。然后修宝瓶气21遍。 观上师心中字下端母音符“ Ö”,伸长如钩,垂下于自已心中,将自心中吽字,向上提长。于是高呼“嘿”,观想吽字冲上梵门。再呼“降”(略似“迦”),想自心吽字,循中脉下降心轮。这样观想吽字,一升一降,共21次。一定要训练纯熟。 2)临用(临终所用) 异译本: 一、 猛厉火成就法 (2)里边脉道的空明。再次心中明白显现自己是瑜伽母,在相当于自己身量时,身体明亮清澈,正中中脉笔直,红如紫梗液,明如油灯,端直如芭蕉树心,空如纸卷。具备以上四种性相,长约中等箭杆。观想它大如细线、手杖、柱子、房子、山岳,乃至身体充盈整个虚空,脉道遍满身体手指的表层以内各部分;观想身体缩小至芥子粒大小时,中脉细约发梢的百分之一。(佛)说:“不明之时承认有空间,不能守持时承认有空间,不能安住之时承认有空间。” (3)观想护轮,应具备身体要点、风息要点、所缘要点等三要点。 风息要点是三次呼出浊气,压抑上体气息,短暂上引下体气息,守持二者刚刚会合。 (4)修练脉道。观想中脉左右排列精脉、血脉,二脉从脑膜上方插入鼻孔,下端扎入私处的顶端(为脐下四指处)。孔隙(中脉)的左侧内储存着咒字“e-eî, eÉ-eÉî, eÓ-eîÚ, _Ë-_Ëî, `É-`îÉeä-eè, eé-eí, e(-e(î,”(音:阿「短音」阿「长音」,伊「短音」伊「长音」,瓯「短音」瓯「长音」,纥里、纥梨,里、梨,蔼「短音」蔼「长音」,奥「短音」奥「长音」,盎「短音」盎「长音」),右侧内储存着“A-B-C- -E, V-W-X- -J, f-M-h- -P, L-M-N- -P, R-S-T- -U, ^-_-`- -a-ú-c-d-ü:”(音:迦法伽伽「浊音」哦,者车社社「浊音」若,叱(打)陀荼荼「浊音」努,多他陀陀「浊音」那,波颇婆婆「浊音」么(玛),也(雅)罗罗缚奢沙娑诃(哈)叉)诸字如莲花璎珞,相互重叠,细而又细,色红。呼气时,诸字一一到达远处;吸气时,从私处顶端进入体内,如旋火轮(迅速转动线香或柴头余烬形成的环形火光),守持心于此,观想气息会合。这犹如在引水之前清除水渠一样,极端重要。 (5)住于脉道赐加持。观想体内正中的中脉,粗细如中等麦秸,在心间的脉管内安住根本师,根本师的头上叠罗汉似地安住传承六法的诸上师,犹如珍珠璎珞一般排列,十分微小。祈祷说:“请赐予六法;或请赐予加持,使出现猛厉火的感觉;或请赐予加持,使出现幻变的感觉;或请赐予加持,使出现光明的感觉;或请赐予加持,使出现三身的感觉;或请赐予加持,使往生上升;或请赐予加持,使我获得殊胜成就。”观想诸传承上师融入根本师,根本师熔化为无漏安乐的本体,充满周身。 2.正行 以上说的内容是:右脚在上,结跏趺坐;手在脐下结定印,肘贴上体;脊吕似叠铜钱一般正直,挺胸;下颌压喉结;舌抵上腭;眼觑鼻尖或前方天空。或者,其他方面如前所述,身体端坐双脚交叉似格子;禅带拐弯,其长度是头可转动,将它拴在靴带上,约束身体;尾椎骨触及坐褥。坐褥宽一肘,高四指,有内絮。 第二、静猛--风息要点。柔和的气息和刚猛的气息二者之中,柔和的气息分为前行九节吐气和正行具备四加行。 前行九节吐气是,由右鼻孔入息,流入精脉;由左鼻孔入息,流入血脉。由两鼻孔径直呼出,柔和得人不觉察,做三次;刚猛呼出,做三次;随意呼出,做三次,共为九节。 以上所说内容是,风息从体外十六指处无声进入两鼻孔内,叫做吸入;压抑所纳之气,稍稍上引下体气息,二者会合,守持之,叫做满息;快要不能守持时,少量纳气,闭气于血脉、闭气于精脉和二脉平衡闭气,叫做消除;继而,快要不能憋气时,由鼻孔首尾微微呼出,中间猛烈呼出,叫做似箭射出。 其次,刚猛风息。不回气是呼出的要点;气息进入本位是纳入的要点;风息自在圆满是满息的要点;气息被鼓入脉道是消除的要点;内外风息混合是呼出的要点。 ①外猛厉火。如谓: 观想空明的身体之正中中脉表自性,故空;色表安乐,故红;功用为清除盖障,故明;性相表中柱,故直,即具备四性相。它从囟门穿过两鼻孔断面,扎入脐下四指处。其左右侧是精脉和血脉,如木偶羊子的肠子一般,从脑膜的上方朝前拐弯,插入鼻孔,其下端扎入中脉,因此状若“G”字(音:恰)的下半截一样。三脉会合处在头顶的脉瓣为三十二,朝下;在喉间,脉瓣为十六,朝上;在心间,脉瓣为八,朝下;在脐间,脉瓣为六十四,朝上。如伞之骨架,或如车轮与辐条。 ③秘密猛厉火。所谓“形如垂笔(“,”)的短音‘e’字猛厉火是对境之要点”,即观想在脐下四指处中脉内精脉、血脉会合的顶端,形如垂笔的短音“e”字(音:阿)具备菩提的行相,高半指,色红黄,热触,如风吹毛稍一样迅速晃动,发出“澎澎”(风吹绳索)之声。 顶间中脉内白色的“d(”字(音:杭)快要滴降甘露。吸气进入精脉、血脉,二脉如吹入气息一样充盈。气息进入中脉内,击中形如垂笔的短音“e”字,短音“e”字变为红彤彤的,就在满息和消气之时,专心守持。呼气时,观想气息从中脉排出如青烟直冒。实际上是从鼻孔排出的。对此获得心一境性后,第二次修练同样的气息时,观想从形如垂笔的短音“e”字燃起半指高,火舌十分尖锐的火,它具备四种性相(直、明、红、空),状如镖枪。 每次呼吸,猛厉火燃烧增高半指,八指高时便燃到脐间。呼吸十次,火充盈脐间脉瓣。再呼吸十次,火向下窜,直至脚趾尖皆充盈火。继之,呼吸十次,火上窜,心间以下火满盈。再呼吸十次,喉间以下火充盈。再十次,充满脚趾尖以上的全身。一座呼吸一百零八次。最初每日修习六座,以后修习四座,等等,应观待呼吸长短来修持。除了进食和养身睡眠,不间断地观修。因为针对身、心、风三者之业,故叫羯磨(业)猛厉火。 (2)经验猛厉火,共通和特殊的经验。 以上说的是:精勤地阻止风息向外转移,令其住于原地,叫做守持;因此气息流动次数减少,叫做守持流动;又,手指之量缩短,叫做守持长短;向外流动的势头衰落,叫做守持势头;继之,了知颜色,叫做守持颜色。接着,各个大种的功用隐没,叫做守持威势。如是,守持风息,猛厉火浪潮稳定。接着,置风心于本原,遂生暖,暖打开脉道,风息带领明点而行,叫做脉道穿透和明点穿透。 出现净治六道依止处,是第一胜会,叫做苦位或暖位,随即得到无量有漏安乐,是为第二胜会,叫做安乐位。继之,心贪着体内的安乐,对外边的实有法喜爱减退,此因熄灭恒常的分别心,心到达本元,出现无所分别寂止三摩地,熟悉它,是第三胜会,叫做无分别位。如斯之寂止,并非具备平等受的性相,烟、阳焰、萤光、灯,或黎明、无云晴空之内心感受无量,特别明亮。瑜伽师在三次胜会的任何分位皆不摒弃所出现的征相,不成就无有,随意地护持羯磨猛厉火。从而风息堪能,外边的病老等任何外缘不能加害,并出现有漏的五通等无量功德。 水德,柔软,火不能毁;火德,可生灭万物,不沉水;风德,神行,身轻如木棉;空德,飞行,地、水等无质碍;月(白分)德,身如晶石莹澈,无阴影;日(红分)德,清净浊垢之身,化为虹身,他人看不见;遍行功德,封闭身之九窍,阻塞语之四门,打开二意门,体内产生大乐。因此,随时随地连续生起超越定。 (3)殊胜猛厉火。如谓: 3.发挥功效 (2)气息要点:压抑上体的气息,束缚下体的气息,修练瓶气。 (3)所缘要点。观想自己是瑜伽母,心中明白显现空明体内三脉、四脉轮和形如垂笔的短音“e”字。观想下方手掌和脚掌各有一太阳,手掌脚掌相贴。三岔口(指脐下三脉会合处)有一太阳。摩擦手、脚之太阳,火燃烧,照射脐下的太阳。脐下太阳燃起火,照射形如垂笔的短音“e”字,“e”字燃起火,全身充盈火。呼气时,整个宇宙作为火的自性燃烧起来。一座重拍身体二十一次。若修练七天,勿庸置疑棉布衣服能御寒。 第二、发挥安乐的效益,分作三点:前行意生明妃、正行炽降、结行承认身之幻轮。 此状况使火舌窜到喉间和顶间。“d(”字熔化发出咝咝声,菩提心液流落下来充满喉间脉轮,在愉悦安乐、各种刹那加行和空的境界中入根本定。 继之,菩提心液充满心间脉轮,在胜喜、异熟刹那加行和极空的境界中入根本定; 菩提心液最后落到私处顶端,通达俱生喜、无相刹那加行、一切空和光明,守持菩提心液不滴漏。菩提心液充满脐间、心间、顶间诸脉轮,通达喜乃至俱生喜。 (3)结行。承认身之幻轮,修练根本幻轮--那若六法法类、《二十颂》、《三十颂》等。 二、 幻身法 2.修练清净幻身为幻变 因此,设一面镜子,令其照映金刚勇识或本尊神的妙肖圣像,学者眼和心神专注镜中影像。继之,心中如实明白显现圣像。圣像栩栩如生显现于前。又观想镜中影像与自己之间无异。其后,观想自己就是镜中本尊之圣像,设想现在可触及镜中圣像,观一切所见之色均是此本尊之身。若观想清晰明白,则心中明白所观一切色均是本尊神,所有景象全是本尊的游戏神变,叫做本尊的真实性,又叫做“生起次第幻变”和“清净有法本尊与佛母”。 (2)修练圆满次第幻变。 三、 梦境法 (2)以风息之力来守持。身体右侧向下,呈狮子卧姿,以右手拇指和无名指轻压颈部颤动之脉管,用左手手指紧捂鼻,贮藏津液于喉间。 (3)以所缘之力来守持,分作三点:主体、搀杂仪轨、防止梦境散失。 第二、搀杂仪轨。傍晚时守持明天的那个所缘,黎明(晨醒)作瓶气呼吸七次,心想守持梦境,希求十一次。继而,一心倾注所缘--眉间骨头上的白色明点。若血液过盛,当观此明点为红色;若神经过敏,则改观为绿色。若尚不能守持梦境,当傍晚时作如上观想,黎明时作瓶气呼吸二十一次,希求明悉梦境二十一次,再倾注所缘--私处顶端羊粪大小的黑色明点,则能守持梦境。 第三、防止梦境散失。 苦时散失。梦境频繁,根本不能以忆念来守持。对治之法是,避讳晦气和不净之物,接受三摩地灌顶。 2.修练 故梦见火,颠倒地转变为水;梦见微小,转变为大;梦见大,转化为小;梦见强者,转变为弱者;梦见弱者,转变为强者;梦见一,转变为多;梦见多,收摄为一。修练以上诸法纯熟后,观想梦中所见一切均是如幻的本尊身,从而出现万物本来如幻的景象。 4、修习梦境的真实性 故按照梦中所见来观察,梦境的习气遂清净,守持心于本尊身,入定于原品,在无所缘的境界中寂灭本尊的显现,随即出现具备一切空性相的光明。此法修习纯熟后,睡眠和醒时无差别,所有显现作为光明而出现,幻象和心交融为一。 四、 光明法 2、道位光明分三点:白天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夜间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中有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 (1)白天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有偈云: 以上所说即五法。谁先行?上师行。以婴儿刚从母胎出生为喻来说明。以何为中介?明增得三相来连结。实际上守持于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之间,道位以谛洛巴之“六法”来激发光明。“六法”是不思、不想、不伺察、不禅定、不动念、维持原状。如斯观修,所出现的明空景象为子光明;在前后念之间无遮盖地出现心之本性为母光明;认证之,叫做母子光明融合,或者叫做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 (2)夜间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如谓:心间妙莲开,观想四个花瓣及正中的“e-QÖ-L-_->”五字(音:阿努(原:鲁)打热吽)。或者,如云:对于蕴、界、处、根等,两种神识现在猛收摄,变为大空方睡眠,风息之力使之见梦境。故梦境法以深睡为前行,以海涛不能摇撼为喻来说明,以睡境初至,明增得三相为中介。实际上是守持心于白天妄念已灭,梦境未出现之前,其道是以静虑与睡眠融合之教诫来显现光明,即修习如下: 祈祷上师加持自己守持光明,强烈地渴望守持光明。睡时右侧向下,呈狮子睡姿,观想自身为本尊,心间四瓣妙莲开放,花心正中有一“>”字,前花瓣有一“e”字,右花瓣有一“QÖ”字,后花瓣有一“L”字,左花瓣有一“_”字。在睡意朦胧时,观想一切见闻觉知融入自身,自身融入四瓣妙莲。继之,睡意渐浓,观想四瓣妙莲融入前瓣的“e”字,“e”字融入右瓣的“QÖ”字,“QÖ”字融入“L”字,“L”字融入“_”字,“_”字融入“>”,“ >”字的元音符号“ Ö”融入声母“d”字,“d”字融入上端的新月“ %”, “ %”融入圆圈,圆圈融化入于真空。随即不做观想,安住于光明。 或者,心仅专注于闪耀的“e -QÖ-L-_”四字中心之“>”字,是为全食。 (3)中阴道位与自性融合为一,据谓是中有。 五、 中阴法 死亡为先行,以无云晴空为喻来说明,临终明、增、得三相作中介,实际上今生之分别心已灭,下世之分别心未生,守持心于其间,道和自性合一的教言名为道用。 又,眼等五根之风息隐没于内,色等景象消失,是为明相隐没。继之,地隐没于水,自身的元气丧失。水隐没于火,身体干枯,口鼻干燥。火隐没于风,体温消散。风隐没于识,其时,有罪者出现解支节之苦;行善者出现本尊、上师和空行前来迎接的景象。继之,外气继绝,粗分隐没。其后,在内气尚存之初,分别心隐没的次第是:外象似明月升空,内象为烟,是明相之分际;明相隐没于增相,憎恨所转化的三十三种分别心泯灭,外象是如旭日东升,内象是萤光,是增相之分际;明相隐没于得相,贪欲转化的四十种分别心泯灭,外象是漆黑似罗睺,内象胜似瓶内的油灯,是为明得;明得隐没于光明,愚痴转化的七种分别心泯灭,是为细分隐没,外象是出现曙光的景象,内象是犹如秋天无云的天空。 光明分位是死有的主体。中阴开始之初,噶举派叫做初中阴。其修持是,临终割断爱憎之牵挂,在隐没次第的基础上,放松心,不造作,隐没次第迅速散开,是为子光明。四中有所出现的光明是母光明,它看见子光明如故友相逢,叫做母子光明融合。随意安住光明境界。三种逆次景象使中有有情成就双运之身,从头项转移而去。修练优异者成就佛地的金刚持,修练稍差者成就十地各类金刚师。 2、转双运受用圆满身为道用 由于未认证光明,愚痴转化的七种分别心显现,出现明得相,是为大空。继之,贪欲转化的四十种分别心显现,出现增相,叫做空。继之,遍行风的造作活动,灵识从尸体的九窍中任何一门道转移出来,成为中有有情。将要受生的中有有情亦即具备中有体态的意生身,各种器官齐全,除母体胎藏外,无其它任何质碍,具备业力之神通,只要一想,即能行三千世界,在中有有情中能见同类,叫做以天眼觉知。它以香气为食,感觉不到日月,既非光明,又非黑暗,故叫明暗光中有。 另,三天半之内中有有情处于昏迷状态。其后认证业已死亡,悲伤之至。此时,认证自己是中有有情。在此之前昏迷,以后幻景繁多。因此,就在此时应忆念关于中有的教诫,故叫时地。 3.转受生幻化身为道用 令人恐怖的三深渊是,坠入白、红、黑任何一种深谷,它就是胎藏,登清净白光道等五彩光路,遂入胎。 又,出现明点、小圆圈燃烧、被暴雨驱赶、狰狞可怕的忿怒明王、忿怒佛母等景象。被刽子手带走和进入铁堡的景象标志转趋地狱;躲藏于斩断的枯树干和土穴,标志往生饿鬼和旁生;出现沉没于天鹅湖的景象,当受生东身胜洲;出现牛之景象,当受生西牛贺洲;出现马的景象,当受生北俱卢洲;看见华屋中父母结合,当受生于南瞻部洲;看见天神的无量宫,随即入内,是受生于天的征相。幻景繁多是找寻胎藏的征相,故叫做寻香(者)寻觅胎藏产门之位。 关于修持,有偈云: 六、 往生法 此法有常修和结合宿业修练两部分。其常修部分是: 结合宿业(临终)来修练时,观想自身融入上师的胸间,上师逝往密严刹土,住于不可思议之境。 在古日菩提藏之顶,经阿里桑迦大僧王先潘桑波劝勉后,比丘竹巴·白玛噶波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