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臻法师德像 
    乐至报国寺的昌臻老法师12月26日早8点舍报圆寂,祈愿法师乘愿再来
    昌臻法师(1917-2009),四川乐至县报国寺前住持,成都市人,俗姓张,号妙首。出生于佛教家庭、医学世家。大学毕业,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民国文官,1946 -1949年任四川省西充县县长,1950年后任四川林学院教师。早年追随圣钦老和尚参禅,后皈依普钦上师学密。读《印光大师文钞》,自觉契机,遂专修净土。八十年代,参加编修《四川省佛教志》,任教于文殊院空林佛学院,撰写佛学论文,致力弘法。1992年依离欲上人剃度出家,任乐至报国寺住持,兼四川省佛学院教务长、四川尼众佛学院教师。
 
    昌臻法师继承离欲上人的遗志,以持戒修行、弘法利生为宗旨,专修专弘净土宗,主办净宗弘法人员培训班,培养净宗弘法人才。定期举办念佛七,主编刊物《蜀中净土》,常应邀赴各地弘法。
    我国佛教史上罕见一页!——昌臻法师出家奇缘 
    --------------------------------------------------------------------------------
    1992年春节前夕,四川乐至报国寺方丈——离欲上人——叫寺内长住居士李仁杰用红纸写了三个大字:“方丈寮”,并贴在客堂左边一间屋的大门上。
    李居士以为上人要迁新居,笑呵呵地问:“师父,你哪天搬过来住?”
    “我不过来,是新方丈住的。”
    “是哪一个?”
    上人神秘地一笑:“你以后就晓得了。”
    1992年4月16日上午,离欲上人口述,居士李仁杰记录,要向成都文殊院发送加急电报:
    “成都文殊院省佛协志编室张妙首:我已病危,有寺庙经济重大事情商计,希你与冯学成速来。乐至报国寺离欲电。1992年4月16日。”
    上午10点钟,电报发出。
    下午,上人到修建殿宇的工地上进行现场指挥,他目光炯迥,神清气爽,无丝毫病兆。
    可是电报发出后,乐至县城的居士则紧张万分,一大群人找了汽车,直奔报国寺。
    晚上9时,车到报国寺,大家进入上人寮房,见上人安详如常,于是纷纷顶礼。然后上人说:“你们都到了,张妙首也该来了。”
    接着,又庄严地讲了几件事,其中一条就是报国寺未来接班人的事。
    他讲道:“寺庙的接班人张妙首,他现在文殊院,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当过考起的县长,他就是这个庙的接班人,法名叫昌臻,立刻披剃……”
    晚上睡觉前,上人叫居士潘近仁再拟一个电报给张妙首、冯学成。
    “明天拟吧!”
    上人急急地说:“不行,不行,现在就快写!”
    潘执笔拟电报:“成都文殊院转张妙首居士与冯学成速来寺。离欲。”
    这一切都表明上人一直是神志清醒,心不颠倒。
    上人与昌戒各盖一床棉被睡了。昌戒睡在里边,闻着满屋的异香。
    夜里12点,上人要喝水,昌戒兑的是葡萄糖水,上人喝了一口。
    睡了一阵,上人问:“几点钟了?”昌戒答:“三点半了。”
    又睡了一阵,上人问:“几点钟了?”昌戒答:“快到四点半了。”上人说:“差不多了。不忙,我还要去解个手。”起床解了小便,要喝水,昌戒端了一小瓷盅的水来,说:“冷的,喝不得。”他说:“喝得!”喝了一半,留下一半,把瓷盅交给昌戒。不妙!上人的喉咙里发出痰鸣声。
    昌戒慌了,一边扶着上人,一边高喊:“潘老师,快来!”
    潘老师进屋一看,说:“快去请邓医生来!”
    邓岂云立刻跑来,按太阳穴,摸了脉,摇头表示:“已经走了!”
    这时,上人脸色与平时一样,红润而有光泽,栩栩如生,身子稳稳当当地坐在床边,双手放在膝盖上,也与平时一样,无人扶助,一直坐了两天两夜。
    一生一世心里只有众生,慈悲济世,普度有缘的高僧,就这样,随着异香,平静自在地走了。
    潘近仁把发给张妙首的电报改为:“离师凌晨圆寂,速来!”叫昌顺火速送去县上发出。
    张妙首快来呀!在这最最关键的时刻,你在哪里?
    此时,张妙首在飞驰的汽车上!
    原来,4月16日下午,张妙首才得到加急电报,看后大惊失色。
    心想:自己怎么能够当上人的接班人呢?但是,如不愿意,又怕对不起他老人家。
    (离欲上人曾于一年前致信张妙首:“我观察你颇具慧根,应该来接替临济宗四十二代的传承。”)
    17日下午3点钟,张妙首走进师父的寮房,心情非常沉痛,立即跪在恩师面前,顶礼参拜。
    乐至县的许多居士,这才第一次见到师父昨夜多次提到的张妙首——细细一看:
    呀!这脸型,这头顶,这风格,多像自己的师父啊!只是身上穿的是蓝色卡其中山服,整整齐齐,颈项下面的扣子也是扣上的,确实是一位品德高尚,修养有素,学识渊博,注重仪表的有德之士。如果一披剃,穿上僧衣,搭上袈裟,更像我们师父了!
    大家对师父盼望已久的接班人,都投去尊敬的目光,报以莫大的希望。
    下午4点过,立刻为离欲上人任命的接班人披剃落发,立刻为新任的报国寺住持昌臻法师穿上法衣,搭上袈裟。
    一出家为僧,当即就担任一座颇具盛名的寺院的住持,这在我国佛教史上可算是罕见的一页!
    这时的昌臻法师决心以有生之年,以恩师为榜样,把自己全部身心奉献给佛教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