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四圣谛


   日期:2007/11/3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法护持,护持正法!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法轮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
  一、苦谛:以智慧观察世间事物,情与无情悉皆为苦。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二、集谛: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嗔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三、灭谛:透过智慧,证得涅槃,究竟解脱生死烦恼。‘涅槃’是指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
  四、道谛: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若就因果性质而言,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是流转门,‘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是还灭门,‘道’是因,‘灭’为果。若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四圣谛应该是集、苦、道、灭,但是因为‘果’易明而‘因’难晓,佛陀为顺应众生的根性,因此先明示苦相,令众生生起厌离之心;再示苦因,使正确明了苦之来源,及苦因为可断者,继而示以涅槃乐相,令生欣慕,然后再说离苦之法,令其修行,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四圣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为根本佛法。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圣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
  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兹将‘三转十二行相’列表如上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谛       定律)(五明学佛网:圣谛       定律)  

 仁焕法师:天地与生命的定律 

 仁焕法师:因果定律 

 黄国达居士:从四圣谛谈心灵创伤的疗愈 

 永海法师:四圣谛的可贵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四章 四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四章 四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四章 四圣谛 问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七)~C 三、分别圣谛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E 第427~429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六)~C 第416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