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一年讲于日本 四百四十五

  日期:2011/7/31 17:07:01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五集)  2011/6/9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五十九面,倒数第七行,从当中看起:

  「又《会疏》曰: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智无所著,而能大悲熏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二十九种,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也。」我们看到此地,这段文是《会疏》解释的。菩萨非常难得,他对于诸法实相究竟明了。三空:人空、法空、空空(空亦空)。在这个境界里最难得的,他还能以大慈大悲来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文里说「大悲熏心,发愿净土」。这个代表人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发愿之后真干,真依照这个愿来修,经历五劫的时间,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所以自然成就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自性的般若智慧,这是因,阿弥陀佛发愿修行这是缘,因有缘,果德就现前,果德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这个地方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是念老在这个批注里引用最多的,重复十几遍,这是《往生论》上的话。二十九种我们前面学过,极乐世界依报有十七种庄严,正报,佛有八种庄严,菩萨有四种庄严,总共二十九种庄严,这二十九种庄严都是一法句,一法句这个意思统统包括了。「疏说精妙」,疏是《会疏》,《会疏》说得好,说得太精彩,说得太微妙。这是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一切法无不从此一法界流出」,就这个意思,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这个意思,一切法都是从这一法界流出,这一法界是自性。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一如。最后怎么样?「亦莫不还归此一法界」。证得究竟果位叫妙觉如来,妙觉如来不住实报土,回归到此一法界,就又回归到自性,这是一个大的循环。你看从一法界流出,最后还归这一法界,这一法界在净土里面就说它作常寂光净土,遍法界虚空界是从常寂光净土流出来的,最后还回归到常寂光。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这么一个现象,就是一个循环,归到原点这个现象。

  这个现象科学现在也常说,回归到原点。另外有一句话说,回归到零,你看一切数字从零开始,一二三四,到最后又回归到零,这是世出世间的真相。证得妙觉位就回归,等觉还没有,妙觉回归了。回归就是近代科学家所说的不见了,宇宙忽然不见了。这些研究物理的科学家,研究宏观宇宙,这大宇宙,发现大宇宙百分之九十不见了,现在能看到的是百分之十。他能看到的,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他能看到。为什么?有相。常寂光土看不到,它没有相,三种现象都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也没有,所以他看不到,说不见了。到哪里去了?我们知道,回归此一法界。所以我们相信科学跟哲学将来总有一天回归到一真法界,回归到大乘,大乘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决定没有错误。一切法从它而生,最后还回归自性,「一法界正是一法句」,《往生论》里头,也叫《净土论》,里面讲的一法句就是一法界,这个一法界不是一真法界,这个一法界是自性,这个一法界是诸法实相,是这个意思。

  「弥陀晓谕十方正士之慈示」,阿弥陀佛,晓谕是告诉,从十方来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慈悲的开示。「释尊转述已毕」,弥陀所说的话,释迦牟尼佛已经转述完毕。「以下为释尊续对此土会众」,对我们现在面前的会众开示。「经文:闻法乐受行」,这个前面《魏译》还有两句,「尚有:诸佛告菩萨,令觐赡养佛」,会集本把这两句删掉了。因为闻法乐受行的人就是指十方正士,所以这两句已经包括在闻法乐受行,包括在这里头。可是有这两句的话,好像就更清楚、更明显。闻法就是十方正士他们在极乐世界听到阿弥陀佛开示、教诲。听到之后怎么样?欢喜,这个乐是欢喜,完全接受,依教奉行。你看三个字,乐受行。

  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学佛,有人初学,有人学了几年,有人学了几十年,几十年没进步,还是凡夫。什么原因?法是闻了,天天在念,天天在听,后头这三个字没有,乐是法喜,没有得到法喜。为什么?听了还在研究,佛为什么这么说?他说这些话什么意思?我们老是在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说得不好听,还带着批评,这怎么行?这还不如不闻,为什么?这样的心态对佛是大不敬。真正恭敬心的人,他遍数听多了,乐受行全出现了。为什么?他恭敬,他没有批评,不懂是什么?是我自己业障深重,不怪别人,为什么别人一听就懂,我听不懂?他有什么?忏悔的心、恭敬心、真诚心,他用这个心,这个心是正确的。用久了,用几年、用几十年,业障消掉,智慧开了,法喜就现前。

  我们实在讲一点谦虚都没有,这怎么行,一点恭敬心都没有。而且学佛,表面上说学得不错,学得很好,实际上什么?造地狱业。什么是地狱业?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我们的根本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每天拜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不尊重,对佛都不尊重,对眼前的老师怎么会尊重?对你自己的师父都不尊重。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这个风气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没多久就形成,形成什么?宗派。这个形成是可以的,佛一生讲的经教太丰富、太多,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学得了。像一所大学一样,里面许多学系,你全部把它学完学不了,你时间不够用。现在大学一个学系四年毕业,十个学系就四十年,一百个学系就四百年,你哪有那么长的寿命!所以分科分系这是正确的。但是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无上道,叫「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为什么分这么多法门?每个人根性不相同、爱好不相同、兴趣不相同,还有善根不相同、程度不相同,一定选择合乎自己条件的法门,学起来就方便。没有学的法门一定要尊重,为什么?都是佛说的。如果说我这个第一,别的都不行,瞧不起别人,这叫大不敬、大不孝。你轻视别人就轻视释迦牟尼佛,那个法门是佛说的,你要瞧不起修学那个法门的那些菩萨们,你这个罪过就很重。所以轻慢别人,轻慢其它的法门,都是造地狱业,自己在造自己不知道。如果是同一个法门,里面在各人标榜各人的门派,互相不往来,自赞毁他,马上就堕阿鼻地狱。他不是在修佛行,他在修地狱行,他不是求生极乐世界,他是求生阿鼻地狱,我们在旁边看得很清楚。我的师父好,哪个师父都不如我的师父,这个观念是什么?这个观念就是求生阿鼻地狱的观念。你们想想是不是?你们师父还有师兄弟,他的师兄弟是一个老师传下来的,你们叫他祖师。这些师兄弟们各立自己门派,各人有各人的徒弟,互相独立,彼此不能兼容,统统造地狱业。所以他修什么法门?修地狱门。他将来到哪里去?到无间地狱去,不能不知道。真正有修行的人不是这样的。

  所以看到标榜自己门派,排斥他人的,你对他就是敬而远之。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他本来是佛,所以我对他要恭敬,敬他。为什么要远之?他走地狱门,我走极乐世界门,我们不一样,我们距离很远。所以敬而远之,各走各的,我绝不受你的干扰,我对你恭敬,不敢学你。怎么个学法?善财童子在五十三参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五十三位善知识不同的门派,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对别人的态度呢?没有不赞叹的,都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自己谦虚是德行,赞叹别人是性德,自性本具的性德,要懂得赞美别人。你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就从这个地方看。自赞毁他,这不是佛门弟子,这是魔,魔子魔孙,他来破坏佛法的,不是佛弟子。佛弟子一定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就像你在五十三参所看到的,每一位善知识都谦虚,我的智慧德行有限,我只能修这个法门,别的这些大善知识他们德行高、智能广大,他们能够修一切法门,他都赞叹。是真的赞叹,不是表面的,从内心里真赞叹。

  不但对佛的法门赞叹,对世界上所有宗教都赞叹。你要问:为什么对所有宗教都赞叹?我们今天念到此地,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那些宗教是不是在一切法?它是在一切法之内还是在一切法之外?一切法之内,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大乘教里佛常说,一切法无不是佛法。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一切法。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是心外生法吗?不是,全都在一法句。一法句是正法,法法皆正,你怎么可以轻慢?怎么可以把它看低?哪有这种道理!佛法修到最究竟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还那么坚固执着,只有我是好,别的都不如我,错了,你已经在行邪道,已经是轮回心在造轮回业,轮回业里头造地狱业,你说你多可怜。明眼人看起来是你可怜,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哪个是可怜悯者?这一类人是可怜悯者,天天造地狱业自己不知道,将来堕地狱还喊冤枉,愈喊冤枉罪愈重,没有人冤枉你,你自己冤枉自己,你怪谁!

  我们在《还源观》上看到,从一体起二用,无论是依报的用、正报的用,起用一定是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那就是一切法,第三个含容空有,这是我们真正觉悟人的心量。含是包含,包含虚空,容是容纳,容纳万有,就是佛门常讲的两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人是行菩萨道,这个人是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的人心量都是这么大,包太虚、周沙界,没有一样不能包容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我们古人讲没出息。今天在佛门里面普遍可以看到,这些人不是在兴佛教的,是在灭佛教的,把学佛的人统统往阿鼻地狱去送,不叫灭佛教吗?你造的业可重了!你一排斥,树立门派,排斥别人,还叫你所有信徒都排斥,这个罪比什么罪都重,比五逆十恶还重。

  所以菩萨戒,《瑜伽菩萨戒》里第一条重戒就是自赞毁他,把它列在第一条。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乐受行,惭愧!法是闻了,这三个字没有。为什么?闻法,法的意思没有听懂,真听懂、听明白了,后面三个字肯定也有,欢喜、接受、奉行,他真做到了。你们查查,哪一部经典佛教给你们自尊自大、自赞毁他,有没有这样教你?你去查查看。戒经里面把这种思想行为列入在重戒。普遍的来说,《梵网经》上两条重戒,这是必须要遵守的,「不作国贼,不谤国主」,那个不谤国主就是不毁谤人。这是什么情况之下?国主做得不善,做得不好,做得不好都不可以毁谤。为什么?各有各的因果,你毁谤是你造的恶业,他造作不善,我又何必跟着他下地狱?你毁谤他就跟着他下地狱。所以见到不善,真正不善,有礼敬没有赞叹,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礼敬是应该的,不赞叹。绝对没有教你毁谤,没有教你批评。行就是真干,听到法真听懂了,生欢喜心,完全接受,落实在自己生活,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对了。

  我们看后面这一行,「闻法乐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诸佛劝谕其国正士,参礼阿弥陀佛。」你看诸佛如来是什么心量?劝导他、命令他,这个谕有命令的意思,命令他的学生,菩萨是他的学生,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参礼,去参学、去礼拜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请教,听阿弥陀佛的教诲,这是十方世界诸佛如来对他的弟子们说。绝对没有说那个佛不行,不如我,或者跟我差不多,别去他那里,就在家里学就好了,不要到他那边去,佛都没有这个说法。任何一尊佛菩萨都会劝学生去参访,可是参访有条件的,这个就是我们中国古大德讲参学,学生在没有成就,就是智慧没有现前,不准参学,只准跟一个老师。

  我初学的时候,在台中拜李老师,想跟他学教,他开出三个条件,问我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可以,欢迎我。那个时候我住在慈光图书馆,图书馆是老师建立的,可以在图书馆修学。第一个条件,从今天起,你过去所学的(其实我过去学的时间不长,只两个老师,一个方东美先生,一个章嘉大师),你这两个老师教你的东西我不承认,完全作废,从今天起你跟我从头学起,这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你从今天起,你所看的文字,不管是佛经还是世间东西,没有得我同意不准看。第三个条件,从今天开始,除听我讲经之外,任何法师、大德讲经不准听。给我开这三个条件,我这一听到之后,心里想,老师怎么这么自大,只可以听他一个人,不能听别人的,我愣住了,想了五分钟,接受了。老师名声在外面,大家都赞叹他是善知识,我们不能错过,所以我接受了。

  大概总得十几年之后,我到新加坡讲经,碰到演培法师,这也算是老朋友了。我初学佛的时候,他在善导寺当住持,他大我十岁,是个讲经的法师,以后我也走讲经这条道路,所以就志同道合。到新加坡,他请我吃饭,饭后我们在小客厅聊天,我就把我这个事情告诉他。他听了哈哈大笑,他小时候做沙弥,谛闲法师也是开的这三个条件。我才晓得这个东西不是李老师的专利,原来是什么?祖祖相传拜师的三个条件。为什么限制你?因为你智慧没有开,听多了之后就听乱掉,你就不能成就。这个东西老师没有告诉你,确实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跟老师只能跟一个,老师负责把你教出来。就是说你在老师会下得根本智、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智慧生起来了,老师开放了,统统去参学,哪里都可以去。为什么?有能力辨别正邪、辨别真妄、辨别是非,你有能力辨别。你没有这种能力,你一参学就完了,你就毁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有期限的,在李老师讲完之后,我也答应了,接受了,老师说有期限,多久呢?五年。我们才懂得古人所讲的五年学戒,就是这三条戒,不是别的戒,这是老师对学生的约法三章。

  现在没有了,现在没有是什么?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了。在这个条件之下,老师对学生要负绝对责任,就是他从迷,要从迷把他带到觉悟,帮他破迷开悟,帮他破迷生信,他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这门打开,你去参学,不在乎了,参学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害处。所以我在台中遵守了五年,五年圆满那一天我见老师,我说老师,我这个五年很得受用,我遵守你老人家教诫,我说我再延长五年,他哈哈大笑。我遵守老师这三条十年。今天这种社会,无时无处不是严重的污染、诱惑,你有能力抵抗吗?你没有能力一定被它同化去了,你就堕落。所以今天佛法的修学太难太难了!我们用古时候这三个条件,李老师对我,我还能接受,一般人不接受,你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掉头而去,比你高明的人很多,我何必来受你的约束。现在这一条,上一代对我还能行得通,我用这一套就没有人了,不可能了,我们也不敢用这一条。祖祖相传,传法基本的条件就这三条。

  你看演培法师就没有遵守,他离开观宗寺,背叛了老师,他老师是谛闲法师,不得了的人!他是偷跑掉的。跑到哪里去?跑到南普陀,太虚法师在那里办佛学院,他到那里去了,跟太虚法师去了。太虚法师是新派,新思潮,谛闲法师是非常守旧,那是老古板。所以演培法师一生可惜了,他要是遵守谛老和尚的教诫,那他是天台宗的传人。这人很聪明,一生教学,著作等身,他的全集有一百多册。知识,不是智能,智慧是从厚德、从诚敬感恩里面生出来的。没有诚敬、没有谦德、没有孝敬,你所学到的是知识,跟智能是两桩事。还有这个傲慢,现在人不懂,古时候读书人都懂,你再高、再好,只要有一点傲慢,你就完蛋了,孔老夫子说的。孔老夫子举个例子,假如这个人他的德行才华像周公一样,「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矣」。你这个人态度骄慢、很小气,其它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这句话在《论语》里头。所以无论你怎么高的德行、怎么高的名位,只要有一点点骄慢,就完了,别去理他,他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也不必说破他,说破他跟他结冤仇,不值得,他不会饶恕你的。所以对他怎么?敬而远之,这些都是修学上的基本态度。怎么样我们才闻法乐受行?这五个字太重要了。闻法真正有乐受行,成功了,真得法益,你的法没有白学。这个地方是讲十方菩萨到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说法,听了法喜充满,完全接受,依教奉行。

  下面念老这个话讲得很清楚,解释得很明白。「十方诸佛劝谕其国正士,参礼阿弥陀佛。是诸正士,遵佛开示,往诣极乐世界」。遵从自己的本师佛,在我们这个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劝我们、有没有命令我们去参礼阿弥陀佛?有,这本书就是的,跟我们讲《无量寿经》、讲《观无量寿佛经》、讲《阿弥陀经》,这三经是专门劝谕我们去参礼阿弥陀佛,在一般讲经附带劝谕我们的,大概有两百多种。所以古人说,「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指导我们皈依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这样对待我们,一切诸佛在他的世界都跟释迦牟尼佛一样,教导那个世界的众生,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都是劝他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听懂了,真正相信,真正发心,真正求生,报释迦牟尼佛的恩,这叫尊师重道。如其不然,那对老师不尊重,那就是不孝父母、不敬老师,你想到极乐世界,佛不会来接引你。为什么?西方世界找不到一个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的人,一个都找不到,都是孝亲尊师。孝敬我们要做到、我们要提倡。我们在很多地方,因为现在讲经都在摄影棚,我们摄影棚都挂父母、老师的照片,讲经之前行礼,讲经之后敬礼,念念不忘本。念念要想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大孝,也是孝敬成就的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你细细去读四十八愿,每一愿它的根就是孝敬,离开孝敬,世出世法都不能建立,都不能成就。

  到极乐世界了,「得见无量寿佛闻受妙法,闻后若能信乐受行,一心志求净剎,则必蒙受记,得成无上正等正觉。」你听了之后,确确实实信乐受行这四个字统统具足了,你都有了,你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必定得阿弥陀佛给你授记,《无量寿经》最后第四十八品就是佛给我们授记。现在我们皈依证上用的法名都叫妙音,妙音这个名号从哪里来的?就是第四十八品来的,给我们授记。娑婆世界所有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将来在十方世界成佛教化众生,名号都叫妙音如来。这个妙音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是妙音,我们是念佛成佛的,将来教化众生也是用这个念佛成佛的方法。所以我们现在用妙音居士,将来是妙音如来,因果相应,这个名字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起的。

  「《会疏》曰:闻法乐受行者,闻弥陀所说法,受持奉行也。」这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听了佛的教诲要把它做到,意思不能不搞清楚。不懂,不懂不要去勉强,勉强是不会懂的。不懂,所以存疑,我有这个疑问,不要求解释,你好好认真去做、去学习,做个几年之后,一下就明白了,自然就明白。古大德所谓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愈读,不明白的地方全明白了。这个是真的不是假的,我有经验,我读了六十年,许多问题在二十年前不明白,三、四十年就明白很多了,五、六十年差不多没什么障碍了。读经可不能放弃,天天要干,比吃饭重要,比睡觉重要。为什么?读多了心地清净,没有染污,天天跟佛在一起,天天跟极乐世界在一起,久而久之统统都明白了。我们再看下面第十四首偈颂:

  【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这一首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赞叹,这些菩萨们,到极乐世界往生求法这些菩萨,他们自利利他的功德无有穷尽,这一首是赞叹菩萨得佛授记。「《净影疏》曰: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土」,『得至清净处』。菩萨自己将来成佛,他所居住的国土会跟极乐世界一样,因为他跟阿弥陀佛学习的,永远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不但现前佛加持你,成佛得佛加持,成佛之后教化众生还得阿弥陀佛的加持。由这些地方我们能体会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五劫修行的那个功德太大太大了,这样的发心,这样的誓愿,这样的坚定,都值得我们效法的。我们今天碰到地球上的灾难,这是鸡毛蒜皮小事,微不足道,能动摇我们吗?不能。不要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吓坏了,那你不是弥陀弟子。坚定其心,灾难在面前也不会动摇。佛在经教里头说得很清楚,我们跟这个地球上的众生有共业、有别业,遇到这些灾变是共业,灾变我们的感受那是别业,共业同,别业不同。大灾难,一般人都讲这个灾难很严重,但是地球不会毁灭。人有生死,我们要了生死出三界!我们知道生死是假的,不是真的。人这个身体死,还不就跟换一件衣服一样吗?心好,那个衣服愈换愈漂亮;心不好;愈换愈糟糕。所以,我们要有个好心。我们最好的心就是念佛心,心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心,灾难来了我们就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好事情!这世间还有哪一桩好事比这个更好?找不到了。

  如果灾难过了你还在这个世间,那你就要知道,这是阿弥陀佛给你的使命,你有责任、你有使命重建这个世界,收拾残局,灾难过后收拾残局,重建这个世界你有使命,你来行菩萨行,你来代众生苦,那么你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品位就更高,为什么?你做了大好事。所以你就明白,这个灾难对修行人来讲是好事,不是坏事。无论从哪一方面着想,无不是自利利他。阿弥陀佛佛光在照你,你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佛都清楚,佛都明了,佛菩萨加持你。每天读经,不要忘记,还有光盘,你都可以听经,灾难之后可能这个世间电没有了,光盘没用了,书管用,光盘没用,这书本很重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专读《无量寿经》,其它的都不读了。所以这些菩萨将来成佛一定得妙净土,跟极乐世界一样,这叫得净处。

  「又会疏曰:清净处即是净土。上所谓必成如是剎义也。」如是就是像极乐世界一样,弥陀的学生将来在十方世界建立的净土,肯定跟阿弥陀佛一样。「两疏同旨」,这两部批注所讲的都是一样的。「均以建立佛国为得清净处」,佛国实在就是众生修学的道场,这是个大道场。「但从心地法门而论,清净处亦可别进一解」,就是进一步来解释它,那是什么?「则指本净妙心也」,这是进一步去解释。本净妙心就是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所说的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清净心现净土,所以心净则土净,这是净土根本的原理。反过来,你不就明白了吗?心秽则土秽。我们今天地球严重的染污,什么原因?我们的心是被严重染污,所以我们居住的大地也是严重染污。多少年前我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全世界都在喊环保,我说一句什么话?环保收不到效果,为什么?心不清净。

  所以真正环保要从清净心下手,我们心清净了环境就会清净,心不清净用什么方法搞环保都没用处,收不到效果的。环保叫了多少年,全世界政府都努力在做,而地球的染污愈来愈严重,地球真正净化的效果没看到。什么原因?心,心重要,现在大家都把这个事情疏忽掉了。这就是什么?我们这个思想、理念、方向错误了,偏重在物质上,把心理疏忽了,不知道心理比物质重要。心理能解决问题,物理能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心理能解决问题,也能发现问题。我们要想社会安定,要想化解地球上的灾难,你不从心理上着手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科学跟哲学解决不了现前问题。现在的物理学家才发现心理力量很大,真正不可思议,就是念力。好像也出了有这些书,专门研究念力。念力里面他们提倡集体意识的念力,非常强大。东京江本博士琵琶湖的水实验,三百五十多个人集体的意念,只用一个小时,琵琶湖海湾的水改善就半年之久,真管用。

  这下面接着说,但从心地法门而论,这个是刚才我们念过,清净处别进一解,指本净妙心。用这种心,「倘能闻法信受」,用本净妙心来闻法信受。「一念相应,直彻心源,朗然大觉,本然清净,顿契法身,亦是得至清净处。」这个高了,太高了。谁做得到?能做到,十方世界到极乐世界去参访的这些正士、这些菩萨他们做得到,因为他们已经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再去见阿弥陀佛,闻法信受,这一念相应,他就证得究竟圆满的妙觉果位。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菩萨要到极乐世界,这么多的诸佛如来劝菩萨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到极乐世界去,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很快。如果不到极乐世界,不见阿弥陀佛,那么法身菩萨破无明之后,断无明的习气需要三个阿僧祇劫,要这么长,到极乐世界把这个时间大幅度的缩短,让他提前成就了。诸佛如来恨不得一切众生赶快成佛,赶快成佛唯一的途径就是亲近阿弥陀佛,你就知道亲近阿弥陀佛是多么重要。

  这个法门真正是究竟圆满至高无上的法门,没有法子赞叹它,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找麻烦、障碍它的还大有人在。那是谁?也有一个领导的头,魔王波旬他在领导,想尽方法在障碍。可是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就能突破他的障碍。魔王波旬来找过我,指责我,没有得到他的同意,没有找他商量,就侵入他的道场。我说没有,我没干这个事情。怎么没有?我就想起来了,请他原谅,请他慈悲,我供他的牌位,我这里有他的牌位,供他的牌位。哪里是他的道场?卫星电视是他的道场,网络是他的道场,广播是他的道场,报纸是他的道场,杂志是他的道场,所有一切宣扬不善的,讲杀盗YIN妄的,统统是他的道场。我们今天也有卫星,也搞网络,这就侵犯他的道场,所以他来问罪。我就告诉他,你本来也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释迦牟尼佛没有说魔王波旬在外,他没说这个话,没说这个话那你也是佛,你本来也是佛,慈悲一点,众生太可怜、太苦,你得让一条生路给他走,你不能斩尽杀绝。喜欢作恶的人你接引他们,魔王接引到哪里?都到三途去了。可还有一批好人,你总得让他成佛,你别去刁难,别找麻烦,我给他商量,我说这是少数人,不是多数人。这是用本净妙心,那不得了!闻法信受,一念相应,直彻心源,直彻心源就是明心见性,朗然大觉,本然清净,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就证得了。顿契法身,跟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都是同一个境界。这是至清净处,得至清净处,得至清净处最深的意思。

  「乃至以清净心,向无量寿」。菩萨的清净心是明心见性的真心,向无量寿。「一念净信,一念净心,是则于剎那之间得契于清净处者也。」本来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把无始无明这桩事情消除掉,没有别的办法,但是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阿弥陀佛说法能帮助法身菩萨,这四十一位法身菩萨,顿舍无明习气,顿证妙觉果位。这是世尊在一切经里没有讲过的,只有在净土透漏这些消息,我们学佛能不学这个法门吗?法门虽然多,我们顶礼赞叹。人家问我,你为什么不学?我没这个本事学。讲真话,烦恼习气断不掉,这就是没本事。这个法门可以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我们有把握。人一生很短,有把握的事情要干,没把握的事情千万别干,没有时间了。选择法门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根性,人要有自知之明才会有前途,不知道自己的根性,高攀禅、教、密,浪费一生的时间,净土下下品往生都没分,依旧搞六道轮回,错了,这个事情不能干。

  「再其下」,这前面讲菩萨,十方菩萨,再其下就是我们的身分,说到我们现在世间一般人,要怎么样?「至诚念佛」,真诚到极处,这是诚敬,我们要用诚敬心。「毫无尘虑」,尘虑是什么?这世间拉拉杂杂的全放下,不要去沾染了。我们得到一个清净心,人间的清净心,也就是你的心里没有烦恼、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没有再值得你操心的事情,你统统放下了,这就叫「净念相继」,真放下了。放下可别想了,我的东西给谁给谁,那就错了,谁要都可以,谁要就拿去,你多开心、多自在。不要说这个我送给张三,那个送给李四,你还是没放下。放下了,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好,这才叫真正的开悟。为什么?你对众生生平等心、平等觉,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念头相继,「净念相继,中无间断,暗合道妙,即念离念,是可称为冥至清净处也」。冥是什么?自己还不知道,你向着清净心这条路走,你自己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你才成就,你知道就不清净了,为什么?知道就有分别、就有执着,不知道的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好!暗合道妙。

  「如上诸人」,一个说最高的,上上智,一个说最下的,下下愚,真的这两种人好度,这两种人都是老实人,都是听话的人,都是真干的人,这两种人好度。「亦必得于无量寿佛得蒙授记」,肯定他会得佛授记,他的往生品位不可思议,总在遇缘不同,遇的缘殊胜说不定他上品上生,「将来皆必成佛」。「或显加」,这是讲佛陀的加持,显是什么?明显,你自己觉察到佛加持你。或者是「冥应」,冥加,佛加持你,你自己没有感觉,确实加持你了。「则因人之智慧、愿行、善根、福德而异」。每个人智慧、愿行、善根、福德不一样,哪些人是显加,哪些人是冥应,都不相同,但是肯定佛加持他,与他授记,授记成等觉。再看下面两首半:

  【无边殊胜剎。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无边殊胜剎』,念老在这里为我们解释,「无边殊胜者,极乐国土,超胜微妙,无有边际、无有量数,不可称说,故云无边殊胜剎。」每一个世界都有边际,一切诸佛剎土也有边际,极乐世界没有边际。极乐世界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肉眼看不见。如果我们有菩萨的法眼,有如来的佛眼,我们就见到了。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确实有往生的人在临命终时告诉他的家人,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到极乐世界去了。家人问他,极乐世界在哪里?在堂屋,他睡在卧房里,堂屋,堂屋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隔壁。这个境界不是一个、两个人看见的,很多!说明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用我们现在科学的话来说,是什么?不同维次的空间。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地方不同维次,我们这是三维空间,科学家说极乐世界是多维空间,在一起,不知道。经论里面也常说人鬼杂居,有人住的地方就有鬼,人鬼杂居,但是人跟鬼不同空间维次,虽然同住在一起,甚至于可能房子都重迭,人看不到鬼,鬼看不到人。这就证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是真的,真的只有常寂光,连实报土都不是真的。这个道理要细心去体会,真正体会得,你肯定了,不怀疑了,受用很大。最大的受用是什么?帮助你放下,你对于眼前一切人事物再不去执着。放下就得大自在,放下,烦恼就轻了,智慧就长了。放下的是虚妄,契入的是真实,不可思议的境界会现前。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十方诸佛世界都是虚妄的,阿弥陀佛的国土是真实的,可以这么说。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国土是无边际的,诸佛剎土是有边际的。我们在经上读过,有佛的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有佛的世界是两个大千世界、五个大千世界、十个大千世界,有,都有边际,唯独阿弥陀佛的国土没有边际。为什么?这是自然形成的,都是佛在因地发愿心量大小不同,到成佛的时候,自然感应的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人为的,不是想象的,是在因地上的愿心。我们今天在因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愿心要大、要深、要坚定,我们成佛才能跟弥陀一样没有边际。今天我们还有门户之见就完了,你将来成佛国土多大?大概只有这一个房间、一个道场这么大。为什么?另外一个道场你就跟它对立了,所以你成佛,国土就你小道场那么大。真可怜!换句话说,心量不大成不了佛,至少这个心量也能够包三千大千世界,你才有指望。心里不能包容大千世界,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怎么修都没用,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出不了六道,心量太小了。「无边殊胜」,我们看念老的批注,「极乐国土超胜微妙」,超胜都是对诸佛如来说的,诸佛如来的剎土跟极乐世界相比,显得它超越、它殊胜。「无有边际、无有量数,不可称说」,这三句话重要。它超胜在哪里?微妙在哪里?就是后面这三句,没有边际、没有量数,不可称说就是不可思议,「故云无边殊胜剎」。

  「彼之剎土,超逾十方」,逾也是超过的意思,超过十方一切诸佛剎土,「正由阿弥陀佛殊胜本愿之力」。四十八愿真的不可思议!我们修净土的人要把四十八愿念熟,愿愿都跟阿弥陀佛相同,跟阿弥陀佛确实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才决定得生。为什么我们说的话这么坚定,一丝毫疑虑都没有?就凭这四个条件,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有嫉妒心,我们有傲慢心,跟他完全就不同,阿弥陀佛没有傲慢心,阿弥陀佛没有嫉妒心,阿弥陀佛没有门户之见,阿弥陀佛不会喜欢这个、讨厌那个,不会。你心里连这些东西拉拉杂杂还没有放下,你怎么能到极乐世界去?你到极乐世界去,就带了病毒到极乐世界,到他那搞传染病去了,那还得了吗?这是决定不容许的。所以,这些念头都叫病毒,凡是有这些病毒的人,检验不及格,一律不准进关,极乐世界去不成。「故云其佛本愿力」。

  「十方众生,因弥陀第十七诸佛称叹愿,得闻名号。又因彼佛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这都是四十八愿里面的加被。极乐世界的成就,我们往生的条件,这个地方都提出来了。十方众生,这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些众生,凭什么?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七愿「诸佛称叹」。没有诸佛称叹我们就没有缘,就是没有介绍人,诸佛如来是我们的介绍人。我们今天知道极乐世界从哪来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介绍的,要没有他说明我们怎么会知道有个阿弥陀佛?怎么会知道有极乐世界?十方诸佛如来度化一切苦难众生,第一个就是宣扬极乐世界,让大家认识阿弥陀佛,这个话是善导大师说的。善导大师有两句名言,「诸佛所以兴出世」,诸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示现在十法界里成佛,这第一句,「唯说弥陀本愿海」,最重要的就是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介绍给大家,一切诸佛出世这是第一桩大事,其它的事是其次再其次,这事摆第一。《无量寿经》称为净宗第一经,实际上就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黄念老这个本子写成之后送来给我看,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我就把这句话写在序文里,他看到特别欢喜。这个不是假的。然后才知道我们自己是多幸运,无量劫来在这一生有这么好的缘分,遇到了。缘遇是遇到了,缘足了,这是善导讲的,「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今天遇到的缘至少也是上品下生,我们至少是上三辈,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这是上辈,不应该在中下,这个缘太殊胜了。

  夏莲老为我们会集这个本子,不是凡人。黄念老知道,他没有告诉我,他说时候没到,这以后他往生了。这个秘密也许有人知道。可是黄念老做这个批注,那也不是凡人,凡人作不出来。这都是来度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的。经上讲得很清楚,将来佛法灭尽,只有这部经还多留一百年,这部经没有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再留一百年,听到这个名号不怀疑、肯念、肯发心,统统都能往生。净土法门广大无边际,不可思议。因诸佛菩萨的赞叹,这一愿就是介绍,我们才知道,得闻名号。「又因彼佛闻名发心」,这是阿弥陀佛有闻名发心的愿、闻名得福的愿、闻名得忍的愿,这么多愿的加持,加持是什么?我们才会有信愿持名,我们才能发得起这个心。这些加持多半是冥加,我们自己不知不觉对这个法门生欢喜心、生尊重心,不怀疑,真想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你会有这种念头产生,这是弥陀冥冥当中加持你,这都在四十八愿里能找到根据的,这不是假的。「得生极乐,证不退转。故云: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这第一首偈。

  「正如第十八愿所云: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十念必生。」这是第十八愿的愿文。这是说什么时候?说临终,人在临命终时才闻到佛号,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临终时候才听到。有,我们就遇到一个例子。大概是二十多年前,二十五年前,好像是在一九八五年,我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国,一九八三年华府佛教会成立,应该就在这二、三年的样子。马里兰州周广大居士往生,这是个中国人,在当地开一个面包店,人非常忠厚,没有宗教信仰,临终时候得癌症,医生给他诊断,他没有办法再康复。医院让他家人接回去,告诉他的寿命大概只能维持一个月,好好去看待他,想吃什么都给他。这个时候家人慌张了,才去找奇迹,刚好我们的佛教会成立不久,他就找来了,看佛菩萨灵不灵,能不能救他,找到我们求帮忙。我们有三个同学去到他家拜访,看到他的情形确实没有希望,不能康复了,就劝他不要求病好,求生极乐世界,把极乐世界详细讲给他听,他就能接受,告诉他家人,别替我找医生,统统念佛帮助他求往生。念了三天三夜,三天三夜念佛没有中断,他真往生了。走的时候瑞相稀有,一家人都信佛了。这是什么?第十八愿,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劝导他,他自己善根出现,他能理解、能信,他就发愿真求生净土。华府佛教会的同修,念佛的同修跟他自己的家亲眷属一起帮助他,安详走了。他这个例子当时在美国各处净宗学会都传遍,一点都不假。所以「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十念必生」,佛有这个愿,求往生的人真正符合这四句话,闻名、真心、相信、欢喜求生净土,他就成就了。十念在前面详细讲过,有平常的十念,这个是讲临终十念。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日本 四百四十四
下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日本 四百四十六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