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六十三

  日期:2011/7/19 11:09:51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三集)  2011/4/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二十八面,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看起:

  「又曰:此菩萨,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何以故?若不生则不灭,若不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坏,若无坏则不动,若不动则寂灭地。是为第三无生法忍。」这是《六十华严.十忍品》里面的经文。这是八地以上,不动地,这个菩萨他不见有法生,法是一切法,包括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换句话说,他没有见到一切法生。没有见到生,当然就不会见到灭,一切法不生不灭,没有生灭。这个道理我们在《华严经》、在《还源观》、在本经前面都学过很多,确实是事实真相,大乘般若里所说的诸法实相,确实是如此。特别明显的就是弥勒菩萨给世尊的报告,「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说的什么?这说的是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们从这几句经文,就是弥勒菩萨的对话,就完全了解了。

  我曾经多次的报告,如果真的是不生不灭,没有生灭,我们说不生不灭就毫无意义。不生不灭是什么意思?你能够看到生灭就是不生灭,生就是不生,灭就是不灭,你把事实真相真看到了。这个事实真相你看到之后,你的心就定了,你的心就安了,一丝毫浮动都没有,你就看到自性、看到一真法界的寂灭相。本来清净寂灭,现在呢?现在还是清净寂灭。我们今天社会的动乱、地球的灾变,八地菩萨看起来是寂灭相;我们看起来天翻地覆,他看是寂灭相。这个道理是不太好懂,我们从一切法动态的速度上来观察,就能体会到一点点。我们有两部车,这两部车在道路上是平行的开,速度是一样的,好像看到大家都没动。如果速度有快慢不同的话,这个速度就非常明显,这个走得快,那个走得慢。同样道理,两架飞机在空中平排着飞行,速度一样,你也没看到我动,我也没看到你动。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能够把速度的频率提升到跟弥勒菩萨所说的一样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他就看到每一个念头都不动,为什么?这速度平等,他就看到不动。这个道理不难懂!

  所有的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乃至自然现象,全是波动,速度之快我们无法想象,经上讲不可思议。在这么高频率振动当中,你看到一切法是静止的,没动,一切法没生,它生立刻就灭了,几乎是生灭同时。有没有生灭现象?有。有为什么说?它同时,生灭不二,生灭一如。这个事实真相就是大乘经上所说的诸法实相,真实相。八地那个定功,也就是说他那个波动的频率,跟一切法的频率相等,看见了。再往上去,到九地、十地、十一地、妙觉位,就愈看愈透彻,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情,原来是妄动。这个波动与自性没有关系,自性永远不动。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说明大乘经上常讲的自性本定,这是究竟佛果所证得的。为什么?不动不现相,动才现相,自性不动不现相。

  阿赖耶动,所以阿赖耶现相,阿赖耶的业相是自然现象,阿赖耶的转相,科学家称它为信息,称它为心念,心里面的念头,精神现象。所有一切物质,我们前五根所对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还有个法,法一半是精神、一半是物质,这都是叫物质现象。所以,六根六尘全是物质现象。自性没有,什么都没有,它能现,所以不能说自性无。能大师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就是说,它不起作用的时候,自性里头样样具足,虽然它不现相,它样样具足;它起作用的时候能生万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三种现象都出现了。三种现象的本体是自性,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说有说无全都错了。

  下面假设个问答。「何以故」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菩萨不见有法生,不见有法灭?下面为我们解释,「若不生则不灭」,不生哪来的灭?「若不灭则无尽」,无尽是法性,只有法性是无尽的,它没有边际,没有浅深,这叫无尽。宇宙没有尽头,中国古人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都是无尽的意思。其大无外,宇宙没有尽头、没有边际。宇宙能看到现象,只有有现象他才能看到,我们讲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你有现象你才能看到。特别今天讲科学,科学没有现象他看不到。在六道里面,他能看到的是色界,无色界他看不到,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但是它有精神现象。所以,没有边际。其小无内,这个不好懂。小,小到怎么无内?这佛经上有讲,怎么叫无内?再小的微尘,在佛法说极微之微,大概就是现在所讲的小光子。小光子多大?一个电子,电子很小了,比原子小,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是现代科学家测出来的,这么小的一个东西,电子的百亿分之一。佛说这里面有世界,世界多大?跟外面宇宙一样大,这个不可思议!这一粒微尘里面世界它又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这无尽的意思,这叫其小无内。现在的科学发现到最小的,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小光子,大概就是佛经上说的极微之微,再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它里头有世界,有圆满的遍法界虚空界的信息。你说我们现在一个电芯片,指甲这么大的电芯片,里面容纳许多信息,好像一部《大藏经》、一部《四库全书》都容纳在里头。这个不稀奇,佛说的,极微之微那个里头它容纳全世界的信息,不是全世界,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信息一个不漏,全在里面。

  我们要知道,我们这个身体每个细胞,细胞很大,细胞就是这些量子,许许多多的量子堆积成的,每个量子里面都包容着遍法界虚空界。你要是说我们这一个人,对于法界虚空界过去未来要是不知道,哪有这个道理?全知道。现在为什么不知道?胡涂了,迷了。为什么佛有那么大的本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是你本来有的,无所不能也是自性本有的,你本来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跟诸佛如来一样。现在变成这样,迷失了自性,不是机器不灵,机器很灵。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身体每一个细胞,细胞里头每一个分子,乃至于每一个电子,讲到最后每一个光子;一个电子有一百亿个光子,一百亿个光子组成一个电子,每一个光子都具足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信息。从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菩萨要努力的修学提高他的位次,道理在此地。愈往上提升,你自性里本具的智慧德能透得愈多,到究竟果位,妙觉位,全部透出来了。不是学来的,学不来,是你自己的本能,你本来有的。大乘佛法的东西没有一样东西你从外头学来的。外面学来的,叫心外求法,叫外道。佛不教人向外求,佛教人向内求,所以佛法叫内学,佛经叫内典,一切向内不向外。说明一切都是你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你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这是一切诸佛他都承认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相,他承认的。

  我们实在是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迷,不怕,迷得再久、再深也不怕。经教里佛给我们举了个比喻,这个迷好比是千年暗室,这个房间很密,日月光都照不进来,也没有灯,漆黑一片,多久的时间?千年了,千年暗室。你点一盏灯就照明了,黑暗就没有了。这个意思就是,你只要一觉悟,迷就没有了,把迷比作黑暗,把觉悟比作灯明。我们为什么不觉?是把障碍我们性德,性德是智慧,德能相好全是性德,你有障碍把它障住,所以智慧德相不能现前。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这么美好,是自性的流露,是自性的德能,一点都不稀奇。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说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可以,讲得通,说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也讲得通,为什么?我们跟阿弥陀佛确实是一不是二。这是事实真相,这是不可思议境界。修学大乘,对于佛经上这些话要能信、能解,这个就与佛缘分就很深,具备学佛的条件了。

  提升自己境界,契入诸佛境界,秘诀就是放下。恰恰我们的大毛病就是放不下。放不下第一个原因,就是把这个身当作是自己。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都为这个身想,都为我想,自私自利,这迷得特重。想自己也想别人,不错,心量大了一点,他还替别人着想,提升一层了,还是迷惑颠倒!真正能够起心动念想着遍法界虚空界,那就是大乘心,菩萨心肠,不为一个片面,为法界虚空界。为什么?你的心量本来就是这么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我们每个人本来的心量。《还源观》三种周遍第三个含容空有,那就讲心量。量小不行,量小是迷得太深。量大福大,世出世间佛的福报最大,我们称佛叫二足尊,足是圆满,两种圆满,智慧圆满、福报圆满。从哪里来的?心量来的。佛的心量大,没有不包容,所以智慧大,福报大。我们原本是这么大的心量,现在怎么样?迷了,迷了之后心量就小了,愈来愈小,愈小愈可怜。心量最小的,地狱,最小的心量,不能容人;十法界里面,愈往上去心量愈大。

  我们今天虽然没证得,长时间的熏修,对经教的接触,我们对于这些理、事明白了,明白就是讲的看破。现在的功夫,那就得放下,看破没放下不行,解决不了问题,放下,问题就解决、就圆满了。头一个放下自我,诸位要知道,放下自我,灾难就没有了。我们说业障好重,如果我没有了,谁受这个业障?没人受,业障也落空了。有我,我造的罪业,我才受这个果报;我没有了,问题解决了,彻底解决。你为什么要执着这个我?大乘法里面,你看这里讲,不见有法生,法有染有净、有善有恶,统统没有。也没有善法生,也没有恶法生,也没有善果生,也没有恶报生,统统没有,这是你看到真相。没看破的人、没放下的人,他在那里演戏,如同光影一样,不是真的。《金刚经》说梦幻泡影,你能不能看到?能看到,看到这些梦幻泡影。这是无尽的意思。

  无尽不碍事,「若无尽则离垢」,垢在此地它是个代表词,你不受它的影响,你不受它的干扰。为什么?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面有降魔,世尊用什么方法降魔?魔太多了,无量无边!他对你无非是威胁利诱,你在他境界里面一动心,你就上当了。释迦牟尼佛降魔的方法,如如不动,威胁不了我,假的,不是真的。利诱来诱惑我也不上你的当,为什么?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高明。这个世间给皇帝给你做,来诱惑你,动不动心?财富你动不动心?亿万的珍宝,动不动心?菩萨确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如不动。魔看到你不动心,他就走了,再不找你麻烦,你不会上当。财色名食睡,只要你动心,你就上当,你就落在魔掌,你就被他控制,你就失掉自由,再想往前进可难了,大幅度的倒退。离垢就是再也不会受到外面境界影响了。「若离垢则无坏」,坏是变易,有变化、有改变,只有性德不坏。性德,中国古人所讲的「止于至善」,至善不变,古人讲的本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赞叹的词,太好了,善哉善哉,太好了,没有一丝毫的欠缺。「无坏则不动」,这就向着寂灭忍相应了。所以「不动则寂灭地」,这是大乘无生法忍。

  我们要学,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诱惑力量太大,记住,总不外乎威胁利诱。卫星、网络,魔王波旬控制的,是他的道场。我在香港的时候,他曾经来找过我,质问我,问我为什么没有通知他,就侵犯他的道场。我当时说我没有,从来没有侵犯过别人的道场,任何人的利害我们从来不闻不问。他就指出来。然后我突然想起来,卫星电视是他的道场,他在教化众生,教什么?教杀盗YIN妄、教暴力色情,魔在教。我们也用卫星、网络在播我们讲经,这就是侵犯他的道场,确实没有向他报告。所以我们供他的牌位,我这里也供他牌位,魔王波旬的牌位。我请他原谅,请他护法,我说你也得慈悲,像菩萨一样,这世间还有一些好人想学佛,你也得护持他。喜欢造业的人,你是拼命帮助他造业,喜欢修善的人,你也应该帮忙他修善,公平一点,不要有偏心。他也很明理,所以我们也邀请他到这里来听经,我们一起共同学习。

  这个地方提醒我们,我们真正想成就,决定不要受外头影响,这个事情很难,非常非常困难。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你去观察,哪个人不受影响?这菜好吃一点多吃几口,这就影响了。那个不合口味,一筷子也不夹,不就受影响了吗?别人赞叹你几句,好开心,骂你几句,心里就很难过,你就受影响!这就是在考验,我这么多年来学佛,我就把境界当作考验自己,时时刻刻要通过考试。这个考试是什么?怎么样能在境界上不动心。古人讲的,经典上说的,以平常心对待,平是平等,常是永远是这个样子。这个里头必得看破,看破你就记住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常常能想到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就明白了。

  那就像《心经》,「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就是小光子,就是弥勒菩萨讲的这一念。你看一念它有形,形是色,它有识,识是受想行识,它有这个东西,这个就是有精神,这就是五蕴。这是什么?所有一切物质、精神的基本,这是最小的,基础,观音菩萨在这里照空,所有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是这个的一合相,《金刚经》上所说的,都是它们组合的,基础是空,组成再好的全都是空,没有一样不是空。所以《般若经》上讲的是真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在这个境界多自在!众生有苦有难我们看到了,我们知道苦难从哪来的,我们也知道怎样避免这些苦难,他不愿意受的,知道!自己受不受干扰?不受干扰。做再多的好事,梦中佛事,水月道场,不是真的。所以,永远是如如不动。《还源观》上的四德头一个「随缘妙用」,随缘就是遇到了,遇到就有缘,该做的做,不该做就不做,无论是做与不做,绝不受干扰。经上讲决定不受染污,这叫真功夫,这叫定慧。定慧里面就具足圆满的戒德,定共戒、道共戒,定里头有戒,道里头有戒,道里头有戒、有定。这都是自性本定,自性本来具足的智慧,本有的。

  下面是念老的话,「简言之」,把经上话合起来做个总结,「安住于不生不灭真如实相之理体」,这是八地以上菩萨,他住在哪里?住在不生不灭真如实相,住在自性里头,在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常寂光净土,真正的无生法忍。「见菩提树能获如是功德,深显弥陀愿力不可思议。」所以极乐世界所有这些现象,自性是体,弥陀本愿是缘,因加上缘,现象出现了,现象是果报,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的因缘果都清楚、都明白了。这个搞清楚之后,我们真学的人就学会了。学的什么?我现前在生活上,我就用这套理论跟方法,我的生活得自在!

  因,因都有,为什么?实相理体,十法界统统具足,不缺的。实相理体,简单说,真心。我们用大乘经里面讲,讲得清楚,很具体,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到底是什么?我讲了十个字,真诚是菩提心的体,别人用妄心待我,我用真心待他;别人对我虚伪,我对他诚实,为什么?我用真心。真心是觉,妄心是迷,真心前面是一片光明,妄心前面是一片黑暗,不用妄心,不吃亏,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吃亏上当一笑了之。真诚的自受用,就是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自受用,念念都是清净平等觉。对待别人慈悲,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用这个心,多好、多自在、多快乐!法喜充满,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恐怖,你心永远是安的、是定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守着一个原则,看破、放下,佛、老师教给我们,总原则。真能看破放下,下面肯定是自在、随缘。末后念佛,念佛太重要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前面讲得很详细、很明白。

  你看,许多的媒体、预言、科学家谈论这些灾难问题,最后的结论几乎统统叫我们念佛。断恶修善、改邪归正、老实念佛,端正心态就是老实念佛。问题就能化解!心永远是定的,永远不会被灾难扰乱,灾难动不了我的心。定心、安心生智慧,智慧能解决问题,智慧的象征就是阿弥陀佛。念佛的人真不多,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人杂心闲话没有,这个人一定是沉默寡言。为什么?他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他跟你说话,佛号就断了。你有什么事情跟他说话的时候,他都阿弥陀佛,听清楚了,阿弥陀佛,听不清楚也阿弥陀佛,清楚不清楚与他不相关。他抓住阿弥陀佛他就能生净土,他往生净土他一生成佛,他在搞大圆满,他搞真的不是搞假的。所以,要万缘放得下,这一句佛号才能念得好。如果是放不下,这佛号念不好,功夫不得力。我们再看下面这一节经文。

  【佛告阿难。如是佛剎。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

  这个里面省了字,就是明了愿、坚固愿。这是总结前面所说的种种功德,全是阿弥陀佛他所修学的功德成就的。我们看念老的批注。「佛告阿难,极乐世界,如是希有,不可思议,花果树木皆作佛事」,不但是表法,它真的说法。如果是表法讲,十方世界没有两样。花果树木它会说法,这个不可思议,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阿弥陀佛用这种方法来教学,让大家一切时、一切处闻法不中断。这就古德常讲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把我们的无明烦恼习气淘汰掉,那些都是障碍,障碍除掉之后,我们自性就现前了。在这个世间修行,障缘太多,你六根所接触的全是障缘,障碍你清净心,障碍你平等心,障碍你觉悟。所以这个世间修行非常困难,跟极乐世界一对比,立刻就明白了。极乐世界没有障缘,你接触到任何人都跟你谈佛法,你接触任何境界,你会发起法喜充满,你会发生觉悟,见色有悟处,听音声有悟处,全在菩提道上。这个好事哪里有?诸佛菩萨世界虽有,比不上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真叫是第一,教学方法第一,巧妙极了。在在处处让你不离佛法,妙就妙在此地。你在经行,风吹树叶,自然说法,音声美妙听不厌,愈听愈欢喜。「增长有情殊胜善根」,这是利益。还有更殊胜的利益,「令人得忍,证入无生」,证入无生法忍,大利益,圆满的利益。

  我自己修学六十年,深深有这个体会,所以看了极乐世界的庄严无比的欢喜。这六十年怎么成就的?天天熏习,每天不间断。比起极乐世界差远了,我们天天熏习常间断,西方极乐世界熏习不间断。我们这边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多,古人说的话都不错,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十之八九不如意,真正如意让你欢喜的十分之一二,你说世间人多可怜!我们在这么长时间修学过程当中,实在讲从满心欢喜的十之一二,逐渐逐渐的提升,提升到现在大概有十之七八了,称心如意。还有十之一二会让你生烦恼,不过严重的烦恼没有了,轻微的,觉悟得快,一觉悟,烦恼就没有了。最快的方法,读经,跟大家分享,这什么忧虑、烦恼一扫而空。所以古人有这么说法,最好的学习就是讲经,我对这个深有体会,这句话我肯定、我同意,真的不是假的。我这个路,章嘉大师教的,李炳南老师促成的,这个路子走对了,确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对老师的恩德永远纪念,永远不忘。「其因」,这什么原因?极乐世界这么美好,什么原因?「端在彼佛」,彼佛是阿弥陀佛,「果德威神之力」。阿弥陀佛证得究竟的果位,妙觉位,所以这是果德,弥陀果上的功德。「威神、本愿、满足、明了、究竟」,全是果德加持的。极乐世界不是偶然的,极乐世界值得去,值得去往生,值得在那个地方安定下来修行成佛,这是有道理的。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五劫修行,将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愿愿都圆满,这个太稀有,太难得。加持给一切学佛想成无上道的人,你有这个愿望,阿弥陀佛真帮助你,真能满你的愿,在一生当中成就。

  「《净影疏》曰:皆无量寿佛威神力者,由彼如来现在威力,故获三忍。」这是慧远大师在《无量寿经》批注里面所说的,我们为什么在极乐世界那么轻而易举的三种忍都得到。这三种忍要是在此地,别教十地菩萨才能证得。说实在话,这三种忍,就是第一种,程度最低的,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一百年都得不到,这真的不是假的。中国古代的社会,接受圣贤的教诲,士农工商无论在哪个阶层,无不是教人崇尚仁义道德、崇尚礼义廉耻,教人寡欲节俭、谦虚恭敬,他教这些;换句话说,对你都是增上善根。现在社会不是的,现在社会是唯恐你不坏,愈坏愈好,受人赞叹;你要学仁义道德,社会大众说你落伍了,说你迷惑了。你为什么不要钱,你为什么不要享受,你还去修苦行?看到我们吃素,这异类,愚痴,不懂得享受,有福不知道享,去找苦吃,自讨苦吃,这世间的愚人。现在社会是恶增上缘,不是善增上缘。我们很清楚,善人果报在三善道,不善的果报在三恶道,清清楚楚。人要造恶业,什么是恶业?贪瞋痴。大小乘经典里佛常说,贪心是饿鬼道的业因,第一个因素;瞋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贪瞋痴是三恶道第一个业因,佛称它为三毒。现在社会是帮助人提升贪瞋痴,增长贪瞋痴,唯恐你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今天社会为什么会混乱,今天人心为什么坏了,今天地球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灾难。不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都出现灾难现象。大乘经上的解释我们要相信,就像宗教里头说的,信主的人有福了,你相信大乘经教的人就有福报。我们要很冷静,用真诚恭敬心来学习,学多少就做多少,你就真得受用。如果学了不肯去做,真正的受用你就得不到。解,解了以后要行,解了之后不行,不得受用,唯有依教奉行才真正得受用。你看世尊每一部经讲完之后,阿难尊者的结集,最后一句话总是「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皆大欢喜是明白了、听懂了,信受奉行是真干。佛这个经没有白讲,受益的人多,惠以真实利益。

  《净影疏》里面最后一句话说,「故获三忍」,得佛力加持,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三种忍统统得到,这个话是对凡圣同居土人所说的。「本愿力者,由其过去本愿之力,故获三忍」,这说明本愿力是宿世闻法修行累积的功德。「本愿是总,余四(满足、明了、坚固、究竟)是别」。「满足愿者」,什么叫满足愿?「愿心圆备」,也就是愿心圆满。「明了愿者」,着重在明了,「求心显著」,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就是自性,明心见性,真心就是本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这非常显著。我求什么?我求清净、求平等、求觉而不迷。「坚固愿者,缘不能坏」,这个缘就是我们常讲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善缘恶缘是人事上的,顺境逆境是环境的,环境不能够干扰你,人事也不能够动摇你,这叫坚固。具体来说,环境里头不贪、不瞋、不痴,人事里头也是不贪、不瞋、不痴,不为境界所动。在念佛人,心里就一句佛号,一心向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其它的没有一样放在心上,一切随缘,阿弥陀佛,没有一样不好。别人慰问我,回答一句阿弥陀佛,问我什么事情,我回答都是一句阿弥陀佛。你听得懂,高明;听不懂,阿赖耶识落这句佛号的种子,也是好事。一天到晚二六时中,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这个人即身成佛了,任何环境里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环境对他没障碍。

  有一个好榜样,倓虚法师告诉我们的,民国初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极乐寺修无法师。一般人瞧不起他,不认识字,没出家在家的时候做泥水匠,出家之后在寺院里面做苦工,苦行,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干。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往生的时候那么自在、那么潇洒,成功了。谛闲法师赞叹他,这是修行人最好的榜样,当之无愧。他什么本事?他的本事可大了,心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他的本事。什么样的环境没障碍,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叫真念佛人。现在这个社会乱,乱得太不象样子。特别是网络,网络里头信息爆炸,太多了。有好的、有不好的,大概不好的多,好的少。你要有智慧去辨别,没有智慧最好别碰它,老实念佛,高明高明。纵然是好的,传递正确的信息,你知道得愈多,对你障碍愈大,不如不知道,天下无事。我这么多年,跟大家讲,不看电视,我不会用计算机,我没有信息,只是身边几个同学,重要的信息下载给我看一下。「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古大德讲得这么清楚,我们要懂得回避。特别是在初学,定力没有,智慧没有,知道太多,心里慌张,心不安定,特别显得心浮气躁。

  今天灾难这么多,怎么应对?其实我也接收不少这些信息,每一个信息最后都说老实念佛。那不就行了吗?我只要这一句就可以了。无论什么大灾难,念佛能化解,那我就不再要知道了,我念佛就好,我念佛我就总解决了。了解再多的时候,总是想找一个应对的方法,那方法已经有了,再多的信息都可以不必去理会,为什么?怕把这句念佛佛号干扰了,我不如老实念佛,灾难到这里来,到我面前就化解了。如果有这个共业不能化解,那就到极乐世界去,灾难现前,肯定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丝毫的怀念,彻底放下。我常常说,常作如是观,今天是我在这个地球上最后的一天,我最后一天要干什么,这个得清楚。这世界属于我的吗?身体都不是,身体都要丢掉,何况身外之物。彻底放下,身心世界一尘不染,一句阿弥陀佛。真正做到我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心。心是什么?清净平等觉,这才是真正念佛人。

  大势至菩萨的开示要记住,「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眼不看外面色相了,耳不要听外头声音了,舌、身样样都把它收回来,不向外流,缘向内,缘自性。自性就是清净平等觉,眼清净、耳清净,鼻舌身都清净,意清净。不需要知道的不打听,需要知道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连佛法都舍掉,就一部《无量寿经》,或者是一部《阿弥陀经》,够了,不要再多,多了来不及了。这一定要知道,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就是坚固愿。「究竟愿」,什么样的境缘不能够改变我们的信愿行,不能够障碍我们的信愿行,我们「终成不退」。「以此愿故,生彼国者悉得三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我要特别讲清楚,凡圣同居土,你就得到了。你得到了,在别教,这经上都是用天台大师别教的这个境界来讲,十地菩萨,《华严经》里面圆教十住菩萨,那还得了吗?在极乐世界住哪里?实报庄严土。

  下面,「又满足愿者,义寂、憬兴」这两位大德都说,「四十八愿无阙减故」。这个说得很具体,四十八愿是愿愿成就,没有一愿缺减的,这叫满足。「明了愿者,义寂、望西」这两位大德说,「明慧共相应故」。明是明了,慧是智慧,明了跟智慧相应,这叫明了愿,「此胜净影」。「憬兴谓求之不虚故,此同净影。」「坚固愿者,义寂云:无退精进所成就者。究竟愿者,义寂、望西俱谓:期尽有情法界际故。」底下有个括号说,期是期望、希望,「度尽法界一切有情」,这是佛菩萨的愿心。四弘誓愿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常存此心,念念不忘,遇缘不舍。像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眼到手到,随缘,遇到怎么能不帮助?哪有这个道理!帮助而不着相,这叫妙用,这叫妙音观世音。「诸说宜合参」,这些祖师大德每个人的解释都可以听,可以给自己做修学的参考,都讲得很好。

  我们看末后这一段。「又本愿力者」,本愿力是总说,「《往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四句偈有批注,昙鸾大师注的。「《论注》曰: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曰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论注》里面说,这是依根本的法藏菩萨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在因地修成四十八愿,现在说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这个自在神力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因,现在修成是果德,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加持一切苦难众生。所以愿以成力,叫愿力。愿要没有成就,哪来的这个能力?我们科学讲能量。你没有这个功夫,哪来的能量,你用什么加持?念几声佛号、念一部经回向,能加持得上吗?不行!为什么?经是阿弥陀佛的经,佛号是佛的名号,与我根本就不相干,我念它的时候怎么能加持别人?由此可知,必须要摄弥陀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就有力量,就能加持了。

  这个意思说得明白一点,我们念佛人,心是阿弥陀佛的心,跟阿弥陀佛同一个心。阿弥陀佛的心是什么?前面念过,一切皆成佛,这是阿弥陀佛的心。也就是说要帮助一切众生快快成佛。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佛,所以他能成得了佛,他本来不是佛,那就成不了,他本来是,这个忙真帮得上。不但有情众生本来是佛,《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知道,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前面经文我们读过,一毛一尘的微点,这就是量子力学,量子也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当中一念,具足五蕴的现象,色受想行识。它本来是佛,它也要成佛,这就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以,这桩事情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大圆满。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跟力,底下讲,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愿就是力,力就是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融成一起,称为愿力,不可思议。

  「依法藏菩萨之本愿,乃有今日弥陀如来之神力」,神力从哪来的?我们一般讲,阿弥陀佛这么大的能力从哪来的?从愿力来的。「以弥陀因中发闻名得忍之愿」,四十八愿有这一愿,「以愿力故,成就极乐见树得忍之殊胜功德成就」,这说明白了,说清楚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是真的,愿愿都成就究竟圆满的愿力。所以,极乐世界的道场树,就是菩提树,这是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天天见的。生到极乐世界,你就不会离开阿弥陀佛,时时刻刻在佛的身边,向佛学习,听佛讲经教学,看到佛的威仪,身行言教,进步我们可想而知。还有同学,同学里面等觉菩萨很多,十地就更不必说了。这些同学们帮助你、提携你,你的业障再重,习气再深,到那个地方,用不了多久都消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今天在我们现前环境当中,确确实实就是两条路,为什么?我们想想自己这一生造的业,就像李世民所说的,造地狱业怎么能不堕地狱?造什么样的业你就得受什么样果报,杀人决定要偿命,欠债一定要还钱。世间人想占人一点便宜,占不到,你说某人吃亏了,不可能,没有占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生生世世互相酬偿,得还债!你愈欠得多你要还得多,很辛苦!所以为什么世尊教人以苦为师?少欠债,你少还债,轻松。你要多享受,你欠的债就多,你将来还得多,还债的时候很辛苦。现在享受不是真享受,你冷静去观察,苦中作乐。你把因果看透了,你就真的明白了,不再干这种傻事。极乐世界见菩提树得三种忍,这种殊胜功德不可思议。

  「由愿生力,因力愿成」,愿圆满了,愿给你的推动的力量,为什么?勇猛精进,要把这个愿兑现,因为这个力量,愿成就了,「故曰: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令见树者,悉得无生法忍,顿证八地菩萨。」在《华严经》上八住,华严是圆教,别教是八地,断证功夫虽然相等,但是智慧、神通、道力不相等,圆教比别教高出很多。世尊为我们介绍非常详细,我们学了之后明白了,现前没到极乐世界都可以用上。勉励我们,学佛知道怎样去修、怎样去学,我们在现前怎样成就不退,不受外面环境困扰,这一生决定往生。世间法随缘妙用,决定不执着,决定不分别,更不能够占有。要能常常想到,我随时可以往生,随时可以往生,统统放下了,随时可以往生。你还放不下,还有留恋,你往生不了。什么都要放下,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菩提道场第十五」我们就学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六十二
下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三百六十四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