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一年讲于日本 四百五十四

  日期:2011/10/7 9:58:26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五四集)  2011/6/14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5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七十六面从第一行看起:

  「极乐世界所以能最为独胜者,皆由彼佛于因地中求得大愿,于无量劫积功累德,以致于成」。这几句我们前面学过,但是还需要补充。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他是做国王,舍弃国王王位出家修行,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我们有理由深信,世饶王(这国王的名号)肯定是菩萨再来,绝对不是凡人,菩萨再来。肯定是大乘开悟的菩萨来做此示现,否则的话就不太可能。从这个经上看,就更相信他是佛菩萨再来的,为什么?这经上有句话说,「于无量劫积功累德」,无量劫就不是五劫,可见得不是如来再来,也是法身菩萨乘愿再来的。以致于成,他才有这样殊胜庄严的果报。同时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修行的,跟佛决定有殊胜的因缘。大乘教上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能够相信、能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都是跟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有很深的缘分,他听到这个名号才能生欢喜心。所以世间没有偶然的事情,说偶发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同时我们想到,这么多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都能够认真修行,这个功德就愈来愈大。阿弥陀佛五劫修行,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到现在,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劫,就是这一段期间已经是十五劫了,从极乐世界建立到现在十五劫了。

  这十劫里面多少众生在极乐世界成佛,这个功德还得了吗?所以累积这么多的功德,弥陀才有最为独胜,才得到这种佳名,才真正有力量摄受一切苦难众生,也能够化解一切灾难。我们今天什么都没有,凭空发个虚愿就能成就,哪有这个道理?这决定讲不通的。所以看看阿弥陀佛发一个愿、讲一句话,人家从这个经上看,就有十五劫修自行化他的功德累积,这是他能做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今天无论做大事小事,要不累积功德怎么能成就?我今天发个心,想做什么事情就能成就,没有这个道理。必须也要像佛一样,佛这是办大事,世出世间第一等大事,他累积无量劫的功德。发愿到极乐世界完成,到今天是十五劫的功德,这个十五劫是专修凈土,专门成就极乐世界。十劫当中接引多少人、成就多少人,这个功德多伟大!我们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信心就不逆,就不会退转了。一般人没有这个认知,虽然读的这些文,这个意思他见不到,只看到经上写的表面意思,意思里头还有深意,没有体会到。所以疑惑不能断,信心不能坚固,学个三年五载,信心退了、动摇了,甚至于还有学个二十年、三十年也退心,五十年、六十年也退心,有,不是没有,不稀奇,我们了解。

  经上讲得很清楚,他没有体会到,这一句「于无量劫累积功德」,不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吗?阿弥陀佛修行已经经历无量劫,无量就是无穷大。在这一次他做国王,弃国捐王跟着自在王如来学佛出家,他的法号叫法藏比丘,人家已经是无量劫积功累德。这个无量劫加再多也是无量劫,减再多还是无量劫,这就是他为什么能成就,别人为什么不能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无量这两个字,明心见性就得到,明心见性就是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就契入这个境界。我们想,我们没修那么长的时间,有没有修多长时间,你自己不知道,你见性就知道了,为什么?见性,宿命通现前。三明六通,过去生生世世你全晓得了,到那个时候才知道我也修了无量劫。你现在不知道,现在会退心那是什么?缘不足,善导大师讲得好,「总在遇缘不同」。遇到缘好,有善知识把这个事情讲透了,你明白了,不再怀疑;没有透,总是有疑,有疑就会有退转。到深信不疑的时候才真正不会退转,无论什么境界现前如如不动。

  「阿弥陀佛以此无上恩德,普施十方,无有穷极」。佛也感恩,佛在未成佛的时候也有老师,有父母、有善知识、有护法,他才能成就,他都感恩。我们能不感恩吗?你真正明白了,这世间所有一切众生于我都有恩德,都帮了我们的忙,我们不知道。我们吃这餐饭,米从哪来的?面从哪来的?蔬菜从哪来的?你就想想多少人的成就。那个成就要往前面算,这些人成就了,他父母把他养大的,他父母还有父母,你就晓得那个恩德之广,说之不尽。这一推广,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众生成就我们一餐饭。现在人饭吃下去了,忘恩负义,不知道恩德,没有感恩的心。佛门还有个样子,吃饭之前还合掌念念供养咒,还有个形式样子;其它的连样子都没有了。如果对这个理没有参透,这种合掌供养是有口无心,那个力量很薄弱,比没有的好,但是力量薄弱。力量怎么产生的?都在念头,你的意念真诚,真诚心感恩,那个力量就厚了。他把他无上的恩德普施十方,这是报恩!这恩怎么报法?施恩的人不需要你回报,施恩的人希望你长大之后,你有能力之后辗转教化,让正法久住世间,永无中断,普度众生,人家愿是这个。我们也发这个愿,我们也行这个愿,那就是真正报恩者,这个不是假的。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学。

  「弥陀恩德,广大深远,言语难明」,说不尽。下面是举个比喻,譬如「纵身有百口,口有百舌,穷劫说之,亦不能尽,故云不可胜言」。说不完的,诸佛菩萨念念是觉悟一切众生,只有觉悟的人真正随顺性德,决定没有违背。性德是真善,「人性本善」,这中国古圣先贤说的,所以决定没有恶念、没有恶口、没有恶行。还有这种行为,特别是念头,还有恶念就错了,就不善,违背了性德,违背性德就是作恶。佛经上的文字也常常用「恶作」,恶作跟作恶是一个意思,恶作里面第一大恶就杀生。所以你看戒律里头,无论是在家五戒十戒,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第一条不杀生。为什么把这个摆在第一条?那就是说杀生是第一大恶,尤其是杀人。那叫什么罪?那叫地狱业,你造了地狱业,你就得感地狱的果报。杀人的罪最重,其次就是杀害畜生,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不懂这个道理,杀害了多少众生?人没杀,可是畜生杀了不少,你每天吃肉都是杀生。不吃肉了吃鱼,鱼牠也是有生命的,不能说吃鱼就不是杀生,一样杀生,水族,水族的头是龙王,你跟牠结下大怨。所以大乘经典里面,佛说「不食一切众生肉」,这是佛门第一大戒。世间人,有权有势力的人发动一次战争,不管什么理由都是造地狱业。在战争死难的那些灵魂,我们能想象得到,它现在在哪里?它现在还在战争。

  我们这个年龄,在二次大战的时候我们十几、二十岁,正是记事的时候,兵荒马乱,那战争的影子我们印象太深,有时候作梦还在逃难、还在打仗!这个我们就明了,那些在战争死难当中,他永远在那战争,他没休息,为什么?他脑子里头没想别的,就想战争。所以发动战争绝对不是好事情,不论这个战争是胜是负,全是地狱业,非常可怕。如果说是帝王为了拓展他的疆土,扩大他的统治,不用战争做得到。中国有经验、有历史,你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人,不用战争的方式,他用什么方法来扩大他的统治、巩固他的政权?他用道德、他用教育。文化可以巩固政权,文化可以统一,为什么不这样做?向这方面做就是「止于至善」。中国圣贤帝王统治国家的一部宝典,中国人都知道《四书》,《四书》头一篇是「大学」,「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不主张用武力,它主张的是用仁义道德感化百姓,你这一国人都行仁义道德,就唤醒邻近国家向你学习。你不必自称为天子,他尊称你为天子,他愿意归服于你,听你的教诲,听你的指导。那不是用武力,用文化、用道德,这就是止于至善。

  用武力吓唬别人,用势力、权势压迫别人,人家不能不服,他心不服,表面上服你,心不服;你用仁义道德,人家从内心服你,不一样。这些真理,古圣先贤传下来,可惜现在人不读了,现在人不接触这个。搞科学非常可惜,科学的路子错了,走向自私自利,那造的业就更重,造业重果报就重,果报没有现前,花报现前。像我们现在社会动乱,地球上灾变异常,这叫花报;三途是果报,地狱、畜生、饿鬼是果报。现前花报不好,果报就很苦;花报美好,果报在人天。人天,四王天、忉利天是地居天,它受这个世间社会影响。大概夜摩以上,他不住在这个地面,影响就少一点,住在这个地面难免不受影响。所以今天真正知道积功累德,真正知道依教奉行,十善业道要做到,三皈五戒要遵守。真明了、真相信,把这些东西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你要不念佛求生凈土,你肯定生天。生天,我也可以告诉你,你一定是在夜摩以上,不会在忉利以下。为什么?你是真好人,读书明理,学佛是更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学它干什么?

  「盖彼佛」是阿弥陀佛,「住真实之慧,故能施真实之利」,这个两句记住,要学,你没有真实慧,哪来的真实利益?住真实慧,你心里有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怎么求?人人都想要。佛教我们一个方便法,我们世间人都想发财,都想有聪明智慧,都想健康长寿。佛教导我们,这三样东西是小事不是大事,你很容易得到,只要你肯干,你马上就得到。财富是果报,财布施是因,你修财布施的因,你就得财富;聪明智慧是果报,法布施是因,修法布施一定得聪明智慧。我们喜欢学经教,喜欢为人家讲解经教,这叫法布施,这个得什么果报?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别人有恐怖的时候你帮他解除困难,这叫无畏布施。日本遭这次灾难,我们听到很难过,有这么个缘分,鸠山前首相写一封信给我,希望我到这边来讲经,帮助化解灾难。这缘分,有这个缘分我们当然要来。确确实实释迦如来当年在世,帮助一切众生化解灾难就是教学。佛,释迦佛有这种智慧、神通、道力,来帮助大家化解灾难,他不是一世修行的。《梵网经》上世尊自己透露一点信息,告诉我们,他久远劫就成佛,这一次到这个地球上来做示现,就是三千年前这一次是第八千次。那我们也晓得,释迦佛也是于无量劫积功累德,他的愿力、他的信心、他的智慧,才真正能够加持我们。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没有别的,你好好想想,现在我们大家拒绝佛教,不跟释迦牟尼佛学,不跟祖宗学,不跟圣贤学,把上面统统都把它撇在一边,问题出来了。这是中国古语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把老人统统排挤出去,不听,那现在吃亏了。吃亏还不觉悟,还觉得自己没做错,那怎么办?还得吃大亏,吃到最后自己完全没办法了,再回头来去找老祖宗,再去磕头、忏悔,求老祖宗原谅。老祖宗真原谅你,这不是假的,老祖宗绝不记仇,绝对不会怀恨,老祖宗只是怜悯你,你很可怜、你愚痴,你不听话。到那个时候,你才意想不到老祖宗怎么这么慈悲,我做那么多坏事,他都不怪我。真的,一点都不会怪你,只要你回头,你好好听话,社会可以恢复和谐、兴旺,灾难可以恢复正常,灾难就没有了。真实慧才有真实的利益。

  「普令一切众生咸入真实之际」,真实之际是自性,咸入真实之际就是回归自性,在净宗法门里面就是回归常寂光,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真实之际。「故其恩德无有穷极」,说不尽,我们要常常存感恩之心,感恩佛菩萨、感恩古圣先贤、感恩祖宗、感恩一切众生。每个众生都是成就我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恩人,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觉悟、明白了,要做个真正报恩者,真正报恩就是依教奉行。经书不能不读,教理不能不明,戒行不能不遵守,这真正报恩者。个人保持永远不跟别人冲突,他跟我冲突,我随顺他,就是绝不跟他对立,这是佛法修行的第一步。团体决定不会跟团体发生冲突,发生冲突是什么原因?统统是争名夺利,我们不要名、也不要利,冲突就没有了。你也不会受到伤害,因为受到伤害都是名利上的事情,我们名不要,利也不要,所以你就永远不会受到别人伤害。因为别人伤害,不能伤害你的法身慧命,最严重的是伤害身体,我身体也不要,你还伤害什么?伤害不到了。我这个身体丢掉之后,我到极乐世界去了,你去不了极乐世界,你伤害不了我。所以什么都不要的话,就什么伤害都伤害不了你,这一招好,太圆满了。诸佛菩萨皆如是,我们要向他学习。跟世间人永远不冲突,就是没有利害关系,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我要的他要,我就欢喜了,好,我要的是什么?天天读经,天天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我就要这个,其它我都不要。你要跟我一样,好!我们一起到极乐世界去,做个好同参道友。

  念老讲到这个地方,他这个经本子变成四卷批注,这第三卷圆满。下面这是第四卷,五百七十七面第四卷。「第四卷(从第三十品到四十八品。末后为后记、再记及附录。)」那些参考数据。他前面有一段介绍第四卷,「本卷重点」,批注这一卷是最后一卷,就是末卷,重点有五点。第一个,「继前第二十八品(大士神光)、第二十九品(愿力宏深),明极乐菩萨愿力,修持真实功德,行圆德满,诸佛共赞。兼明国土安乐清净,寿乐无极,劝谕往生」。这是第一个意思,再次强调极乐世界菩萨的愿力,勉励我们,我们要有真信心,不能有丝毫怀疑。怀疑,我们把这一生的机会当面错过了,那这是我们一生所作所为真的错了。这种机缘,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稀有因缘」,无量劫来稀有的一天我们碰到,你中了头奖,太不容易了。遇到这个机会有什么好处?非常可能在这一生当中成佛了。这是遍法界虚空界声闻、缘觉、菩萨,天天作梦希求而求不到的,我们遇到了。他们想求遇不到,我们今天遇到不想求,你说那些人看到我们,是怎么个想法?这个机会遇不到则罢,遇到的话就非常可能一生究竟圆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诸位要记住,不是死了再生的,没死。你在临命终时没断气,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跟你家亲眷属告辞:佛来了,我跟佛去了。活着走的!走了之后才把身体丢掉,所以活着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死了也能去,那是不是真去没人知道。

  活的时候跟大家说明:我看到佛来接引,我走了。真去了,那一点都不假!我们这一生不争别的,就争这一着,为什么?其它是假的,没有一样东西你死了能带得走的。这是什么?这是不死。这个臭皮囊不要了,这个身是血肉之躯,到极乐世界换个身体,金刚不坏之身,相有无量好,相好光明跟阿弥陀佛一样。遇到这个缘,你就有机会去争取这个真实利益;你遇不到这个缘,你就没法子。所以我们知道极乐菩萨,他们的愿力就是弥陀四十八愿,弥陀四十八愿他们圆满了。往生到极乐世界得弥陀四十八愿加持,享他老人家的福,自己怎么样?自己要认真修四十八愿。认真修持就是底下这句话,「修持真实功德,行圆德满」。弥陀是行圆德满了,我们每个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时间长短不定,但是个个都会行圆德满,跟阿弥陀佛一样。弥陀赞叹,诸佛如来共赞,没有不赞叹的,赞叹佛是老师善教,又赞叹这些学生善学,都成功了,都达到老师的境界,老师欢喜。诸位想想,这能不去吗?真想去了,这世界你还能不舍吗?有一样东西舍不了就是一重障碍,在现前障碍你开悟,临命终时障碍你往生。你要晓得,那一个妄念有这么样的厉害,我们就赶快舍掉,什么都不要了。充其量我就要这部经,我就要这个佛号,除这部经、除这一句佛号,我别的都不要了。「兼明」,附带还说明,「国土安乐清凈」,前面说了很多,向下还要说,「寿乐无极」。说这些干什么?劝导我们、晓谕我们一定要求往生,你不求往生你就错了。

  「二、对净显秽」,西方是净土,真净,两个一比较,我们是秽土,秽土是染污,严重的染污。五十年前,这半个世纪,我们没有听说地球染污,这个名词没听说过,我们在年轻时候没听说这个。最近这五十年才出现这个名词,生态环境染污、地球染污,才有这些名词出现。这个名词出现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染污已经很重,轻度的染污没感觉到,到严重的时候,要发病了,这才发现。像灾难从前是有,哪里有这么多?同学们送了个表给我看,最近三个月的,三月、四月、五月,这三个月九十天多少起灾难?两百多。没有内容,光是新闻标题,这一行是一个标题,这么一大堆好多张,双面印刷,两面都印着的,两百多起,每天平均两起到三起。这是什么世界?这是异常现象,中国历史上没有这种记载,而且都是严重的灾难。地震都是六级以上,在以往三、四级就不得了,叫大地震,现在大地震到九级。海啸、火山爆发,南北极的冰快速融化,地球上海水上升。还加上瘟疫,最新发现这个瘟疫还没有药对治,听说病一发大概四个小时人就死了,快!到处传染,麻烦很大。

  所以你看佛在这个经,这佛三千年前讲的,「痛斥浊世恶苦」,浊是五浊,就是染污。这种染污是果报,因是什么?因就是恶苦,恶是十恶业。完全不懂得十善,认为杀生、偷盗、邪YIN都变成他们的享受,以作恶为享受,这还得了吗?所以感召得这么苦。佛把这个事情说穿了,教我们「舍五恶」,五恶是因,五恶是杀盗YIN妄酒,就是五戒。决定不能杀生、不能偷盗,这个不能偷盗就是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这个要懂,占别人便宜那一念叫盗心,那是偷盗的心,在大乘菩萨戒你已经犯戒。你虽然还没有行为,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就犯了。跟小乘戒不一样,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你心里怎么想没有关系,你只是事上没有犯。所以菩萨戒比小乘戒难修,他起心动念,菩萨的清净阿罗汉就不能比,菩萨是真清净,净宗是大乘不是小乘。舍五恶那就是严格的遵守五戒十善,这样怎么样?「去五痛」,五痛是花报。「离五烧」,五烧是果报,五烧就是地狱,地狱是一片火海。五痛是我们眼前的灾难,眼前种种灾难带给我们痛苦,所以这叫花报,花报不好,果报就严重。我们能持五戒,能行十善,我们的花报就好,果报就更殊胜。

  「劝修世善」,佛菩萨教人先修世间善法,十善是通世间善法的,像《弟子规》、《感应篇》都是世间善法,要认真学习。不可以好高鹜远,基础没有修成,大经大论都落空,你怎么样去读、怎么样去讲,说得天花乱坠,没用,为什么?你没做到。做不到还不如老老实实修五戒十善,修《弟子规》、《感应篇》,为什么?他不堕三途。你天天讲经教学说得天花乱坠,一样堕地狱,你是口善,心行不善,这道理不能不知道。「重重诲勉」,诲是教诲,勉是勉励,「令持经戒,度脱其身」。经是明理的,是端正心念的根本,戒是约束我们行持的,就是身口。要能够持戒把戒律都能做到,持戒也不容易,戒律里头的道理要是不清楚,往往你错会意思,这古人讲死在戒条之下,那不是真持戒。要知道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它是活活泼泼,它一点都不死呆板。所以每条戒律你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在什么时候开缘,那是开戒不是破戒,你必须要开,为什么?利益众生。没有开缘你一定要遵守,你要懂得什么叫持、什么叫犯,开遮持犯这四个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条条戒律都是的。然后戒律对你一点拘束都没有,你在戒律里头得大自在。心善、言善、行善,大乘戒里的基本精神,一定是把他摆在第一,自己摆在后面;小乘戒反过来,小乘戒是自利为主,利他是附带的。大乘戒没有自己,所以把利他摆在第一。

  「经中备叙众生造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下面这几品经里头,底下这品「菩萨修持」,这品经内容很长,接着讲「真实功德」。后面接着说我们现前所造作的,三毒是贪瞋痴,五恶是杀盗YIN妄酒。我们想想,我们是不是在造?再冷静的观察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是不是普遍都是造这个因?没有人说这是错误的,只有佛经上说它是错误的。所以现在人不要佛经、不要佛教了,为什么?他就可以大胆去造,没人讲他了。把佛踢到一边去,他是迷信,他说这个东西都是假的,贪瞋痴有什么不好?哪个人不贪?所以他还振振有词。我在香港,前几年香港的记者,电视台的记者来访问我,就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世间人千百年来都传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是正确的,不为自己天诛地灭。」我告诉他,我说:这句话错了,误导很多很多人。我举例子说,释迦牟尼佛一生不为自己,天也不诛他,地也不灭他;孔老夫子一生不为自己,天没诛他,地没有灭他。然后我跟他讲,我一生不为自己,老天也不诛我,也不灭我。一句话错解了,引起整个社会的动乱,言语不能不谨慎。孔子教学把言语摆在第二位,你看第一个是德行,第二就言语,可见言语重要。

  千万不要误导社会,不要鼓励人去造业。今天都认为鼓励大家造恶是好事,要把他的欲望引起来,让他才有消费能力,喜欢消费,社会经济才会膨胀、才会提升,都是这概念。现在确实效果出来了,大家的物质生活确实提升,可是道德没有了。为了要把经济搞上来,把伦理道德给消灭掉,你们想想这当中的得失。你得到的,是眼前物质上的受用,你丧失的,是精神的快乐没有了。人活在世间是什么?活到麻木不仁不像人了,每天追求物质享受,那就是吸毒、打吗啡。他真有乐处吗?他很痛苦,这个痛苦是花报,叫五痛,是花报。果报呢?果报将来都在三途地狱。这一生作人的时间不长,短短的数十寒暑,落到三恶道的时间长,三恶道你进去很容易,出来很不容易。以人间的时间来算,堕到畜生道,一、二百年出来算是快的。堕到饿鬼道就很可怕,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饿鬼道的一天是人间一个月。所以我们人间初一、十五去供鬼神有道理,一天中午、晚上供斋供饭,他的一天是人间一个月,我们一年是饿鬼十二天。他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他活多长?千岁。你就晓得鬼道再到人间来不容易。

  地狱道时间更长,地狱种类太多太多,时差很大。早年李老师在大专佛学讲座,介绍地狱,他用一个好像是最少的,地狱的一天是人间二千七百年。中国人号称五千年历史,在地狱不过是两天,你就晓得多可怕。地狱里面也有比这早一点出来的,地藏王菩萨去救他,那是什么?全都是学佛的人,佛法修得很不错,最后一念错误,造地狱业堕地狱了。这种人因为他阿赖耶识里有佛法种子,有善根,菩萨去救他、帮助他,他容易觉悟,他只要一觉悟就离开地狱;他要不是觉悟,地藏王菩萨也没有办法救他。六道里面这些情况,业因果报只有佛经讲得透彻、讲得清楚。道教里面讲因果,果报讲得多,但是什么原因堕到地狱去比较少,没有佛经讲得详细,这两个可以合起来看。佛经里面讲到地狱,有二十多部经典,我们也找了些同学发心,统统把它抄出来编成一本,书名我给它题《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你看这本书,就是《大藏经》里面讲地狱的,释迦牟尼佛讲的全部抄在这里头,比道家的《玉历宝钞》详细,特别是把造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果报说明白了。

  「切指致苦之由,复示出苦之方」。这佛慈悲,佛把你为什么堕地狱这个道理给你讲清楚,然后告诉你什么方法能够出地狱。这些方法都是原理原则,对我们现在都有效,我们现在遭的困难是果报,用什么方法来超越这个苦难,原理完全相同,忏除业障,我们遇到灾难一定要修忏悔法。你看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在全世界是最完整的,历代的帝王,每年每个月份发生的大事,统统都有记载,从汉朝开始的《汉书》,一直到清朝没有中断过。国家要有重大灾难的时候,皇上他带领大家忏悔,首先自己斋戒沐浴,至少是三天不上朝,就不处理公事。反省到底做了什么错事,他个人的,施政的政策上有什么错误,改过自新,求上天怜悯化解灾难,真有效!至诚就能起感应的作用。但是现在人可怜,现在灾难现前,做帝王的人不相信了,这是自然灾难,与我们没有关系,那就得受吧!古时候做帝王,人民有灾难,帝王说这个灾难是我给他的,我做得不好,招致灾难让人民受苦,他有这个想法。现在没有了,现在灾难现前的时候:这是自然灾害,与我不相干。这个差距太大太大了!现在人相信科学,不再相信感应,不再相信忏悔、祈祷能改变外面的环境,他不相信。幸亏在这个时候,科学家发现集体意识的祈祷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足以可以改变地球这些灾变,这是最近科学家发表的。

  东京的江本博士听说昨天打电话来找我,他的水实验就是做出很好的贡献。琵琶湖一个湾,琵琶湖是日本第一个大湖,像海一样面积很大,我们中国五个湖加起来比不上它,有个海湾,海湾是死水,水不流通。二十多年了,这个海湾很脏,脏乱气味很难闻,他就用这个来做实验。找了三百五十多个人,请个老和尚,他告诉我,九十多岁的老和尚带领大家在这个水边祈祷。让这三百多人,他祈祷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当中不要有其它的念头,就统统放下,连手机也不要开。大家就想一桩事情,所以它很简单,就想:湖水干净了、湖水干净了。就起这个念头:我爱你,湖水干净了。三百五十个人老和尚带着就念这一句,这咒语,这就是他的咒,念了一个小时。过了三天湖水真干净了,气味没有了,这很震动,日本媒体都去采访,电视也报导,报纸也报导这个事情,保持多久呢?六个月。我跟江本先生说,我说你每两个月去祈祷一次,它就永远保持了。这个事情要真干,不能休息,每三个月去一次都行,因为它一次祈祷能保持半年,你每三个月去祈祷一次,一年四季,每一季去做一次,这水就永远干净。这个里头更重要的意思告诉社会大众,祈祷是有效的,湖水,你看肮脏、气味难闻,它还能恢复正常;那我们相信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都会把它制止,为什么不干?

  佛教给我们出苦之方,就是用的这个方法。长期的方法是讲经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教学,那是天天为我们祈祷,帮助大家破迷开悟,果报就是离苦得乐。佛经处处都在劝人,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断恶修善、改邪归正,让我们念念知道回归自性,自性是什么?本善,中国老祖宗说「人性本善」。这个善是广义的,五伦是善,五常是善,四维八德是善。佛的教诫里面十善是善,三皈五戒是善,六和六度是善,普贤十愿是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善,这都是自性善,自性本善。如果我们极力提倡大家都来学习,都把这些善念、善心、善行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一片祥和,人人在这一生都能度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善,什么样的灾难都没有了,灾难是不善感召的,这就是佛告诉我们,出苦之方。这个地区有德行、有声望,得这一方群众拥戴的,找这个人出来带头,会产生很大的效果。一个人带动这一方,这一方就善了。所以有人问我,在日本要真正能落实,我说行,天皇带头就可以,日本就得救,还有第二个人吗?第二个人我不知道。谁有这样的声望,有这样的德行、权威,得到全民的拥戴,他带头就很容易了。中国古语所说的一人有福叫带动一屋,这一个人有福报,这个福报如果一展开,这一个地区人都有福了,大家都来向他学习,个个人有福。极乐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得会看!每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尊重阿弥陀佛,都向阿弥陀佛学习,跟阿弥陀佛学什么?学四十八愿。到极乐世界修什么?修四十八愿,将来成就,个个都是阿弥陀佛,所以一定要懂这个道理。

  「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饶益有情,造福人间。以此回向,同生极乐」。这是我们要学的,现在就要学。这部经里因果的道理讲得很清楚,确实这四个字本经具足,深明因果,特别是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全讲的是五戒十善,善的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净宗同学把这几品经订做晚课,晚上读诵这段经文反省自己,经上所说的恶行我们有没有造?有则改之;经上说的这些善因善果我们有没有?没有要勉励。一定要真干,断恶修善有标准!所以恶要止,善要行,要发心饶益有情,就是利益众生,众生需要的是正面的,不是反面的,那我们就得要帮助他。众生干杀盗YIN妄,我们不帮助他;众生想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那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饶是丰饶,就是最好的利益、最高的利益去帮助别人,舍己为人,造福人间。没有这些真实的功德,你回向是假的,天天在佛菩萨面前回向,以为念几句经文就有功德,不是;那个经文你真做到就有功德,你没做到没功德。所以经不是念的,也不是讲的,是要你真正去做,真做就有功德。阿弥陀佛做到了,全做到了,所以功德大。我们天天念、天天学习、天天讲,如果没有做到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还是照样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三、礼佛现光,此会四众」,此会是极乐世界,四众是出家的男众、女众,在家的男众、女众,「皆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此会就是我们现前,我们现前这一会,真修他真有感应,经上讲得很好,它不是假话,「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也曾经见过,听说就更多,有些道场有感应现前,看到莲花、看到佛光,看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这都是瑞相。这不是迷信,不是人为的,人变不出来。而且看到不止一个人,甚至于还有人把它录像,照相下来,我在国外拿来送给我看。这是诸佛菩萨来给你做见证,来鼓励你的,告诉你修行功不唐捐,帮助你增长信心,用意在此地。所以见到、听到、接触到,应该增长信心,努力精进,求生凈土,就对了。「普令见者获益,闻者生信」,这个利益,就是增长信心,不再怀疑。

  「四、显边地疑城。示疑惑未断,但仍念佛修善,愿生极乐者得生之处」。这种人也不在少数,抱着什么心态?试试看,也拼命的念,果然有极乐世界我们就成就了,没有呢?没有就算了,反正我念佛不是做坏事。他带着这个疑惑去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不入品,品是什么?品位。好像正科班的学生,他不行,他进不去,他要到外面先修班、预备班里面去上课,什么时候他真信,疑断了,他就入品,就是下下品往生,他肯定是下下品、下中品、下上品,一层一层往上提升。这是带着怀疑的心,吃了亏,不过也很好,他也不会堕落。在疑城里面的时间五百年,这个五百年不是极乐世界的五百年,我们人间的五百年,也就是往生到疑城五百年才能入品,五百年是最长的时间。也有人在疑城里几天他就入品,那是什么?他觉悟,他知道错了,怀疑是错了。所以一忏悔,这障碍就没有了,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自己真要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这说明我们造的罪业,造的罪业要算过去的帐,过去生生世世无始劫以来我们所造的罪孽多,不止这一生,这一生没做,前世你有没有做?再前世有没有做?生生世世。如果你不造业,你为什么会轮回?你既然搞轮回,你就得想到你肯定在造业。既然在轮回,也能够肯定在恶道的时间长,在善道的时间短。

  什么道理?如果我们冷静认真去反省,我这一天从早到晚,我的恶念多还是善念多,就明白了。为自己的念头多,为别人的念头少,这就是罪业,世间人不认为这是罪业,佛法认为这是罪业。为什么?佛法头一个关就是破我执,念念为我是增长我执,我执破不了。我执破不了,小乘须陀洹果没办法证得,大乘像《华严经》,十信位菩萨初信位的地位,你得不到,为什么?要破我执。《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是初信菩萨,才是须陀洹果。所以为自己不行,错了,为自己永远搞六道轮回!我这么多年来常常勉励大家,我教人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我说得很明白,真正做到这十六个字,我说我带你到哪里?带你到佛的门口,没进去。为什么?这是我的标准。要进去就要用佛的标准,我这标准你不能进门,我只可以带你到门口,那要进去呢?那你自己一定要遵守佛的标准。佛的标准要断见惑,见惑头一个身见,第二个边见,第三个见取见、戒取见,最后一个邪见。五种见惑破尽,你证须陀洹果,那叫小乘初果,在大乘你是十信位的初信,你正式上大乘小学一年级。往上去多少个级别?五十一个,像念书一样,五十一年级毕业。你现在才一年级,这不容易。所以我们念念都想到自己,这个麻烦大了,念念都在增长我执,没有把我执淡化。

  佛很慈悲,知道这个东西难,众生习气太重,教我们从哪里做起?先从放下我所做起,比较容易。为什么?我所有的叫身外之物,先从这里放下,然后最后把身再放下,恭喜你,你入门了。这一入门功夫得力了,为什么?这个一入门证位不退,初果、大乘初信位,他证得这个位次,不会再退堕到凡夫。三种不退第一个不退拿到,虽然还没有出六道轮回,他烦恼习气很重,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保证不堕三恶道。不管有没有佛出世,他肯定天上人间七次往返证阿罗汉果,有佛出世他是阿罗汉,没有佛出世他叫辟支佛、叫独觉,不要等到第八世,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在大乘呢?七信位的菩萨,十信里从初信到第七信,初信等于须陀洹,七信等于阿罗汉。于是这十信位的事,我们就很清楚,十信位是十法界,初信到六信没有离开六道轮回,他在哪里?人间、天上。大概二信位还会到人间来一次,三信以上不到人间来,他在哪里?他在欲界天、色界天,就是这两层天,两层天里头的往返。我们如果要是把他位次来配,阿罗汉四果四向,初果向这个不说,没有位次,初果才有位次。初果等于《华严经》十信位的初信,二信位就是二果向,三信位是二果,四信位是三果向,五信是三果,六信位是四果向,七信证四果阿罗汉,六道超越了,那就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他再提升,再提升一级就是缘觉,缘觉是八信;缘觉再上去是菩萨,就是四圣法界的菩萨,菩萨是九信;再上就是佛,十法界的佛,佛是十信。

  这就是《华严经》十信菩萨,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没有出十法界,出十法界他的条件必须把起心动念放下,不起心、不动念这叫破无明,无始无明破了,十法界就没有了。所以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有十法界的业,你就见到十法界;你没有十法界的业,十法界就不见了。你有六道的业,你见到六道;阿罗汉没有六道的业,六道不见了。佛给我们讲「诸法实相」如是如是,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起心、不动念,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训练,练不到,练总比不练好,总有那么点影子在,就练习!练习不执着、不分别,这叫真功夫。所以修行有功夫,什么是功夫?放下是功夫。你真干,真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不计较,计较是执着,就是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你就练这个功夫,真功夫,这是决定带得走的。如果你不肯放下,你亏吃大了,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出不了轮回你就要常常想到轮回苦!它太苦了,这又何必?这些事情,除了佛经之外,谁都没讲清楚。从这个地方看到佛菩萨的慈悲,他证得、他明白了,把他所证、所见、所闻统统告诉我们,让我们有能力去辨别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假的要放弃,真的要抓住,我们这一生当中就能得救。边地疑城,因为疑惑未断,但是他还念佛修善,愿生极乐,所以他生到边地。生到边地,其实讲也很不错,为什么?永远脱离十法界。边地最长不过五百年,肯定他觉悟了,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威神帮助他断疑生信。

  最后,「五、本经流通分,赞叹念佛,劝于此经生导师想。当来经灭,独留此经。常念不绝,则得道捷」。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世尊赞叹念佛。而且劝我们对这部经要生导师想,导师是佛,他来指导我们,引导我们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对这个经要尊重,这个经才是真正的法宝,我们得到,这个品题里有一品「如贫得宝」。六道里面众生都贫,没智慧,六道里的轮回冤冤相报,他止不住,苦不堪言。你得到这部经,你就能解脱,你就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所以这部经要当作宝来看。我们在这个世间,什么东西丢干净不要紧,我们要抓住这部经,要认真学习,要常常读诵。知道多少就讲多少,欢喜为人演说,一个人也讲,两个人也讲,什么地方都可以讲,什么形式都不要拘束,你遍遍讲遍遍有悟处。你讲给别人听这就是功德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里面还有财布施。什么财?内财,我把我的时间布施给他,我把我的精神、体力布施给他,讲一个小时就要付一个小时,这是物质,物质是财。所以给人家讲经教学的时候,时间长短不拘,五分钟也是三种布施都有,讲一个小时也是三种布施,财、法、无畏统统都有了。换句话,用世间法来讲,你得财富,你得聪明智慧,你得健康长寿,你怎么来的?欢喜为人演说。演重要,演是什么?表演给他看,我做出来给你看。其实我也不是有意给你看,为什么?自然就变了,哪里是故意装给人看的?不是的,自自然然就起变化。从前心浮气躁,现在心是安乐,它就变了;以前愚痴,现在感觉得有点智慧,就不同了;以前见到人不会笑,现在见到人都是笑咪咪的,像弥勒菩萨一样,他就变了,人就变了。

  「当来经灭,独留此经」,这句比什么都重要,佛法会灭的,还有多久?还有九千年。照中国古大德他们的纪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八年,末法是一万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总共佛的法运,就是他影响的时间一万二千年。现在已经过了三千零三十八年。我们算末法,我们是第二个一千年,才三十八年,后面时间还长,地球不会毁灭。因为佛这个法运是在地球上讲,就指地球的运,地球上有灾难,地球不会灭亡,地球不会毁掉,有佛力加持的。只是我们现在的人心不善,相信科学,不相信佛法,感召来地球这些灾变,这些灾变都是警告我们,也是惩罚我们,就这个意思。如果我们明白、觉悟了,回过头来,这灾难就没有了,从慢慢减轻到最后就没有了,世界就太平。「常念不绝,则得道捷」,念经、念佛常常念,不要间断,你将来得道。道是什么?就是经题上讲的清凈、平等、觉悟,你就快,你很快会得道。「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这两句是经文,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的,如是妙法是指这部经,我们有幸听到,应常念佛而生喜,法喜充满。「普劝种福修善,念佛发愿,往生净剎」。这是念老在末后这第四大段,他把它分成四卷,这第四大段,从第三十品到第四十八品,这个一大段的大意,分为五个重点给我们做简单介绍。我们这次在日本分享这一段,就到这里告一个段落。



上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日本 四百五十三
下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日本 四百五十五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